聊城第一书记及挂职干部用实际行动圆了贫困村的脱贫梦

2017-06-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第一书记培训班现场观摩
  □孙亚飞 李远博 任瑜
  
  第一书记工作作为山东省加强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品牌,受到中央高度肯定,并作为一项机制性安排在全国予以推广。聊城市根据省委部署,结合实际,从市直部门(单位)连续选派两轮、164名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工作,从第二轮开始选派11名副县级干部挂任县(市、区)常委、副书记,加强对市县选派第一书记的管理服务。
  2015年5月,聊城市直第二轮选派第一书记开展“双联共建”工作开展以来,83名市派第一书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形势下,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11名挂职常委(副书记)强化管理,靠上服务,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任和称赞,帮包村的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群众精神面貌、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有了较大提升。
抓班子、带队伍
农村党建明显提升

  莘县古城镇坊子铺村是当地闻名的省级贫困村。“当我第一眼看到坑洼的街道、损毁的村支部办公室、随处可见无所事事的村民时,我感觉压力很大。当我进一步了解到村集体收入为零,基础设施几乎全部损毁,有的群众抱着怀疑的态度埋怨说‘工作组来了好几茬,走了照样穷’时,我就觉得像是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我的头上。”聊城市委组织部选派的“第一书记”刘晓刚回忆道,“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了我必须攻克的难题,而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市委书记徐景颜说的那句‘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
  打定主意的刘晓刚每天按时在村支部上班,并带领大学生村官刘克锋,团结村支部成员,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严格对两委干部和在村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在不断树立村干部威信的同时培养了4名后备干部,发展了1名入党积极分子。
  “村民对两委干部的信任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在实干中树威信。”刘晓刚说,两年来,村里先后发展了节水莲藕、整修村内道路、改造村内危房、建设文化中心等扶贫项目。
  “村里一样一样的改变被村民们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村民们开始信任我们村干部了,也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干了。”坊子铺村村党支部书记韩宝玉说,在刘晓刚的带动下,村干部和党员干部用自身的行动改变了古城坊子铺“脏乱差”的旧村容,引导贫困户改变了“落后懒散”、“等靠要”的坏习惯,摆脱了扶贫攻坚工作中党员干部干着急、贫困群众看热闹的被动局面,进一步加快了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聊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昌伟告诉笔者,聊城此次选派的第一书记及联建组紧紧抓住村党支部建设这个核心,把培养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升带头人队伍和村级班子的领导能力与服务水平。采取组织外出参观、上党课、观看专题片、开展民主评议等多种方式和举措,促使干部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两年来,调整配备村“两委”干部23名,其中党支部书记6名,发展党员74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93名,培养后备干部180名,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学习考察484次、4572人次。“特别是通过组织外出参观,使干部群众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启发了思路,增强了动力,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抓发展、促增收
脱贫致富步伐加快

  “走访的贫困户多了,他们艰苦的生活环境就仿佛烙在了我的脑中,挥之不去。”刘晓刚告诉笔者,他曾看到80多岁的孤寡老人的生活一贫如洗,身患慢性病,度日艰难;他曾看到贫困户因受排挤无法婚配,只能从外地买个有精神疾病的妻子;他曾看到患病贫困户因医疗费用太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
  抱着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刘晓刚通过考察村情有了发展节水莲藕的想法。他发现,节水莲藕产业可以有效利用金堤河滩涂地理条件,既能实现贫困户增收又可以发展旅游观光业。于是,刘晓刚借助扶贫政策资金优势,积极动员发动贫困群众,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节水莲藕项目。截至目前,节水莲藕项目已开辟藕池16个,种植节水莲藕55亩,带动贫困户20户。
  无独有偶,茌平县挂职常委任家帝统筹安排上级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导第一书记科学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村级发展光伏发电、兴办服装加工厂、发展果蔬大棚等方式为8个帮包村确定了特色产业项目。茌平县也在全市2016年度扶贫开发成效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在东昌府区,挂职常委王江川带领第一书记创新思路,探索差异化扶贫方式,实施产业带动扶贫工程,构建了“自主发展、旅游带动、回乡创业、来料加工、全民参与”等多种模式,形成了“互联网+”、“旅游+”、“光伏+”、“养驴+”、“文化+”、“就业+”等全方位产业格局,走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脱贫攻坚新路子。目前,9个帮扶村均建立了2个以上产业项目,有的达到5个,实现了“一村一策或一村多策”,已有8个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摘帽,东昌府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县(市区)”称号……
  据聊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清章介绍,第一书记和联建组根据村庄实际,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各方资源引进增收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流转土地、发展合作社、引进企业等举措,实现了村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两年来,聊城市83个市直选派第一书记村共引进或推广致富项目3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4个,48个村实现了脱贫摘帽、998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抓投入、打基础
驻村面貌焕然一新

  公路修了,水电通了,村两委大院和村文化中心建起来了,贫困户从危房搬进新居了…… 现如今再看坊子铺村,俨然一副新模样。“多好呗,多好呗,工作组进村这两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跟做梦似的。”坊子铺村的贫困户赵冬梅说。
  “第一书记们进村后,首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期盼、最迫切的事情着手,努力解决好路、水、电以及环境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等实际问题,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杜昌伟举例道,比如冠县第一书记共为9个省定贫困村争取道路建设资金472.5万元,统筹协调修路20多公里,新挖改造排水沟渠40多公里,新打机井60余眼,新上变压器7台,架电30余千米,安装路灯100余盏,新建和修缮村级活动场所9处。再比如东阿县第一书记帮助6个村通柏油路,帮助3个村通电,修路10.8公里,打井51眼,架设路灯285盏,新建和改建卫生室2个、幼儿园1个,新建农民书屋7个、村级活动场所4个,帮助兴建体育设施16处,电网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
  在聊城,像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据统计,第一书记及联建组共帮助83个村修路244.23公里,为57个村进行了电网升级改造,帮助所有村修通了自来水,新建和改建卫生室18个,新建和改建幼儿园6个,新建村级活动场所57个,新建农民书屋58个,帮助兴建体育设施109处,有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为了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第一书记和联建组带领全村清理了沉积已久的垃圾,还有的别出心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图画的方式绘制在村民们的白墙上,而有的,甚至将村民废弃的石碾收集起来,制成了当地的新地标。
  “第一书记平日里都住村上,带着我们上项目、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还把文化娱乐生活带到了村里,我们一起锻炼身体,一起读书看电影,一起唱歌跳舞,他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我们已经把他当成了村里的人,真舍不得让他离开。”东阿县铜城街道郑屯村村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