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2011年至今,累计投入1亿元用于文保单位保护修缮——

青岛市南区:老建筑“活”起来换新颜

2017-05-03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薄克国 
  本报通讯员 刘春梅

  4月9日,青岛市市南区近现代人文研究丛书启动暨《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首发仪式在青岛书房举行。该书是一代富商巨贾刘子山的传记,全面梳理了发源于市南区的青岛近代金融业开端,以及市南区在近代青岛历史中的经济龙头和风向标地位,全景式展现了青岛商业金融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此次启动及首发式是市南区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挖掘全区人文历史资源,系统地传承和保护市南区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又一重要举措。
  市南区正在积极创建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对一座城市来说,老建筑是活着的历史。保护复兴老建筑,正是在延续历史文脉。据统计,目前市南区共有各级文保单位72处(总计339栋)、265处历史优秀建筑和41处名人故居以及八大关和小鱼山两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全国首个拥有两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街的城区。
  如何让老建筑“活”起来,焕发新生机?有专家认为,合理地开发利用,也是保护老建筑的方法之一。要“唤醒”老建筑,想办法让它们走出“深闺”,就要与新的城市风貌融合共生,在文化复兴里找到城市的精神归宿。近年来,青岛市市南区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不断探索保护利用新途径,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以老建筑为载体,述说城市新故事。
  2016年,是市南区老建筑集中“复活”的一年。4月20日,“蝴蝶楼”——1935年电影《劫后桃花》的取景地修旧如旧,以电影主题博物馆和一代影后胡蝶个人纪念馆的形式对公众重新开放;6月1日,因科学家李四光和诗人柳亚子在此居住过而闻名的“地质之光展览馆”,开馆纳客;8月26日,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位于湖北路17号的青岛水兵俱乐部旧址变身为中国首家电影生活馆——1907光影俱乐部新装亮相……
  在市南,老楼新生的故事不断上演。当昔日陌生而神秘的历史建筑逐渐向公众开启封闭之门,当地市民和八方游客得以从时光雕刻的记忆中找到这座城市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承担。
  老建筑的“复活”并非偶然。近年来,市南区以八大关、小鱼山两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为核心,先后保护修缮花石楼、梁实秋故居等41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形成历史优秀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城区四个层级的体系布局。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1亿多元用于文保单位保护修缮。出台文化扶持政策,区政府年均划拨3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社会力量保护修缮名人故居、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区国有投资公司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融资平台,构建多元化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融资渠道。目前,全区聚集了30余处文博场馆,其中注册博物馆15个,达到3.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先进水平。
  据悉,市南区还将打造文博集群,发挥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汇聚优势,积极引进博物馆、美术馆等特色项目。陆续推出比利时领事馆项目、美术馆、雕塑馆等文博场馆。青岛湾区域依托老建筑引进嘉木美术馆、邮电博物馆等10余家文博场馆。
  谈起青岛的老建筑就不能不提里院。目前青岛保存相对完好的里院建筑有二三十处,主要集中在市南区中山路附近。“1903里院客栈”矗立于保定路10号,在装修中,历史建筑的整体结构、旧砖、旧木材等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在去年11月份举行的首届“中德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青岛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表示,里院建筑保护应遵循整体性保护原则,不应只保护建筑单体。“里院也许很难适应现代家庭生活需要,但是如果经过适当改造,增加新的功能,可能会满足另一种需要。 ”他还表示,老城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把“现代”引入老城,才能迸发活力。未来几年,市南区拟依托老建筑引进1903里院客栈等数十处客栈、民宿等产业项目,打造涵盖文化体验、旅游休闲等功能的复合式业态,不断壮大以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为支撑的文旅产业。
  市南区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南区将加快西部城区复兴发展步伐,延续老建筑原有功能,探索多元化保护利用途径,2017年争取保护利用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20处,恢复发展一批知名中华老字号,选址打造青岛的“田子坊”,推动名人故居、博物馆、美术馆、咖啡茶艺馆集群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老建筑、院落改造与文化博览、时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文博场馆、总部经济、青年旅社等特色产业,以及文艺沙龙、特色书店、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建设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