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从先行先试、自我发展到创新示范,德州高新区对标国家“第一方阵”——

翻篇归零开启“三次创业”

2017-05-03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大众日报
  □高鹤 崔珠峰 报道   山东大学禹城生物工程应用技术研究院微生物基因组工程研究室。
  更多报道内容可见新锐大众客户端地方频道及大众在县微信公众号。
  更多报道内容可见新锐大众客户端地方频道及大众在县微信公众号。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 李丽峰 崔珠峰 高鹤 

  4月28日下午,德州高新区创业创新大厦法博士生物科技公司,企业负责人法月萍抓起一把土,仔细观察培育蚯蚓的生长情况,她告诉记者,该项目主要是蚯蚓的工厂化养殖、深加工和产业的标准化研究。
  毕业于南京大学的法月萍博士几年前接触到蚯蚓产业后,决然地放弃了此前从事的咨询评估培训工作,今年初落户德州高新区创业,她看中的主要是当地特色鲜明的生物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人才引进政策。“现在还要加上一条,‘保姆’式的服务。培育蚯蚓用的驴粪,是市里一位副局长用自家的货车帮我拉来的,我要给他洗车他都没同意。”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已有25个双创团队落户德州高新区,启动创新创业项目27个。今年,包括法月萍在内的350多个科技创新单位和个人,已获得德州高新区2600多万元的奖励和补贴。这已是德州高新区连续三年重奖科技创新人才,总金额超过6000万元。
  德州高新区前身是禹城高新区,1999年启动建设。2002年、2015年分别晋升为山东省第一家设在县级的省级、国家高新区,这里集聚了德州市近1/3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上市公司占德州市半壁江山,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德州市协同发展创新引擎。正是立足于省、国家级创新平台,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国字号”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3.12%,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培育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健康和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6+2’产业集群,2016年跻身全国百强县。
  从改革“试验田”到发展“先行区”,进而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德州高新区实现了从先行先试、自我发展,到创新示范的跨越。不过,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却对此有着清醒认识:对比全国百强县和国家高新区中的先进地区,当地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不高,缺大少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足等问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工业企稳回升存在不少困难。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山东省“蓝黄”辐射、“一圈一带”叠加等战略给高新区发展提供了更好机遇,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新的起跑线,对高新区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对标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紧盯加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两区”目标。为此,必须以翻篇归零的心态,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全力建设鲁西北、冀东南创新创业制高点。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曹国英则建议,德州高新区应抓住“以升促建”机会,进一步明确高新区定位,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用好落实好专项政策,强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核心载体作用、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
  禹城专门成立了科技人才指挥部,加速推动“科技人才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日前出台意见,利用5年时间引进培育30名创业类重点人才、30名创新类重点人才,100名博士以及产业急需其他人才。市长滕海强表示,对顶尖的创新创业团队,启动一事一议,最高给予3000万元的资助;实施大学生“扬帆计划”,每年补贴博士4万元、硕士2.4万元、重点本科1.2万元。提升人才公寓管理服务水平,探索人才“一对一”保障体系等个性化人才服务模式,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此外,计划总投资过百亿元重点打造中央创新区,建设京津冀及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范围内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生物智造重地;投资10亿元,建设高新区中央商务区,完善教育、医疗、商务、休闲配套,打造服务园区、辐射周边的平台腹地。
  这些举措得到了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创新主体的积极回应。4月28日,“山东大学禹城晶体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山东省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院”揭牌,山东大学与德州高新区签订共建工业技术研究院协议。据悉,此前双方已经达成了18项合作协议,共建了生物工程、晶体材料、石墨烯三大实体研究院,13家德州高新区骨干企业与山东大学建立深入合作关系,山东大学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友明、侯士峰等多名专家教授长期在禹城开展教学、创新活动,石墨烯材料、微生物抗虫制剂等38项先进成果转化落地。
  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认为,下一步,山东大学将开通禹城班车,将更多的高端设备放到当地,依托现有研究平台,共同建好山东大学德州高新区工业技术研究院,让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转化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