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视野

全省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在路上

2017-04-12 作者: 王爽 来源: 大众日报
  今年以来,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全面推进“金纽带”春天行动业务营销,处处可见营销人员走村入户、进小微跑社区的身影。截至2月末,“春天行动”取得丰硕成果。全省各项存款余额16095.3亿元,较年初增加934.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979.9亿元,较年初增加324.3亿元。
  □ 本报记者 王 爽 
   本报通讯员 李德品

“改制不改向”
涉农贷款余额近7000亿元

  东阿县黄起元村,是当地有名的草莓种植采摘园基地。阳春三月,种植户们正紧张地为草莓施肥。该村村支书尹承荣介绍说:“草莓一般亩产6000斤,市场价是17元/斤,如果是周末采摘的话是25元/斤,这样算起来一个草莓大棚每年可产生效益10万元。”说到资金支持方面,尹承荣不无感慨地说:“多亏了农商行,不仅在资金上给帮了大忙,还主动对接政府、村委,协调村民工作,帮忙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上门发放福农卡,简化贷款手续,帮忙寻找市场,还通过‘智e购’进行电子平台宣传销售。今年我们村打算引进国外高产西红柿、葡萄、火龙果等品种和种植技术,还得靠农商行的资金支持。”
  记者了解到,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坚定不移地往“三农”走,往实体经济走,往中小创新企业走,往政府民生项目走,坚持支农支小、支散支微,坚持“更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始终扎根“三农”“小微”“社区”“县域”,广大干部员工进社区、进厂房、走村庄、入农户,用实际行动塑造山东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品牌。截至2月末,全省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6930亿元,较年初增加208亿元。
围绕客户需求
创新信贷产品近50种

  产品围绕客户需求转。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在2017年工作安排中,省联社提出要加快信贷产品创新研发,指导全省农商银行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巩固传统市场,抢占新兴市场。在“三农”方面,重点推广“家庭亲情贷”“双保惠农贷”“信保农村产权贷”等12种创新产品;在社区方面,重点推广“速贷通”“城区工商户贷”、网上“薪E贷”等产品;在中小微企业方面,重点推广“房地产免评估抵押贷”“股权质押反担保贷”“应收账款质押贷”等产品;在县域经济方面,重点推广“PPP贷”“政府采购贷”“项目基建贷”等产品。信贷产品数量近50种,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信贷产品体系,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截至2月末,全省农村商业银行抵质押贷款4544亿元,家庭亲情贷54亿元,农业经营主体贷款38.1亿元。
  借助全省“家庭银行”服务模式推广之际,拉动零售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为扩大传统农村市场,做好支农支小服务,东营农商银行推出贷款业务品种10余个,对农区、油区、社区、学区开展针对性的产品营销,用产品创新留住了客户,拓展了市场。
服务细水长流
支持“中小微”4.3万家

  对客户的信贷支持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细水长流,一直都是全省农商银行服务企业的准则。烟台某食品有限公司是烟台农商行的一个老客户,其主要业务是出口原产地在胶东半岛的花生产品,资金使用有周期性,回流也快,基于这类情况和公司的发展特点,烟台农商行每年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仓单质押贷款”近5000万元。不仅如此,由于该企业是涉农企业,带动了一大批花生个体工商户,也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增收致富。  烟台某公司是典型的“老带新”客户,该公司拥有烟台大学15年的学生宿舍床位租赁收费权,整期项目应收账款达到1亿元。鉴于烟台农商行贷款审批链条短,贷款“短、平、快”的优势,客户经多方比较后,最终选择了烟台农商行的“银行+企业+学校”的模式办理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农商银行信贷审批灵活、快速的优势,便于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同时,伴随经济不景气,企业发展遭遇“寒冬”,农商银行不仅没有停贷、抽贷,而是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2月末,全省农商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达5789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客户达4.3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