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行业观察 产经

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破难题、补短板

沂源现代预算管理改革蹚出新路

2017-02-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江玉宝 魏蒙 杨润勤
  
  日前,沂源县被表彰为全省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先进县,获奖励资金1000万元。
  沂源自2016年4月被省政府列为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新增试点县起,在常态化预算公开、预算改革、收入征管、支出管理、绩效管理、债务管理、投融资改革等10余项改革方面,接受省财政“直通车管理”,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构建起与县域科学发展、基层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通过“自我革命”,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激活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规制先行,创新征管稳增长
  “去年我们就编制了2017年局里的各项预算方案,并在政府网站上全面公开,今年花钱只能按照预算来,预算未安排的事项不得支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针对过去存在的预算‘不公开、不透明,不适应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问题,我们找方案、开药方,规划出改革的时间点和‘路线图’。”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实际,制订了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等10余个规范性文件,并对各单位部门预算中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制定详细的标准,规范了公用支出行为;依法全面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专项资金、政府采购、财税制度、民生政策、预算绩效、国有资产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2016年5月试编了沂源县财政2017—2019年中期规划;2016年8月,比往年提早2个月启动了2017年预算编制工作,拉长了预算编制周期,及早论证细化项目预算。
  与此同时,破除“信息孤岛”,联通、整合了部门预算、指标管理、国库支付、财政预警、动态监控、基层财政监管、账务管理、政府采购、工资统发、综合分析等业务平台,使财政数据从预算到支付记账的整个过程前后贯通,极大地提高了财政业务的准确度和效率。在构建收入持续增长机制上,该县从建设基层财政数字管理信息系统入手,健全县、镇、村三级财源网格管理责任体系;通过涉税信息共享,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实行“一窗通办”,实现“颗粒归仓”。创新推行建设项目“一口受理、一次核算、一口收费、先费后证、统一减免”的规费征缴“一口收费”模式。对县级分成乡镇的税收收入增长部分予以返还,激励乡镇立足发展、努力增收。
  改革出效益。将县级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健全“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在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增收困难的情况下,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88%,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社会保险基金三项预算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统筹资金、资产,“攥紧拳头”办大事
  为破解不断加剧的收支矛盾,沂源县在资金统筹、资产统管上先行先试,全方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盘活各领域财政沉淀资金,“攥紧拳头”办大事,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按照“零钱”化“整钱”的原则,在上级规定的切块资金使用范围内,从整合重大项目、重点科目资金、转移支付资金、财政存量资金、政府债务资金入手,打破部门界限,将支持方向相同、扶持领域相关的切块资金整合使用。2016年,整合支出用途相近专款450万元;同时,对2015年及以前年度县级预算安排形成的部门结余结转资金,与2016年预算安排有机结合,当年有结余结转资金并继续使用的,安排到2016年度预算;不再使用的,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取消预算基金户及限价房资金户两个专户;2016年共统筹5400余万元,集中财力保障基层工资及重点民生支出;优化了支出结构,使原本沉睡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沂源按照高于收入增幅20%的幅度安排县级扶贫资金,同时整合上级扶贫专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一事一议”和“五化”等政策资金1亿多元,着力支持农业种养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扶贫项目。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扶贫;通过融资增信和互助贷款项目,把困难群众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激活“造血”功能,助力沂源在2016年淄博市“扶贫攻坚”工作考核中位列全市第一。
  “把县、镇(街道)行政事业单位有证的房产、地产全部纳入国资办集中统一管理,对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公务用车等实行动态化管理;把腾退的房屋、设备、车辆等统一纳入公务仓,以此向社会融资,实现放大10倍的‘乘数效应’。”县财政部门出台《沂源县县级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国资配备标准,规范了资产管理、使用和处置行为。将10个部门单位调整到两处综合大楼集中办公,腾退的总面积13331.65平方米办公用房纳入了公务仓管理。深化公车改革,对保留车辆集中管理、统一调配。2016划转登记到公务仓的交通工具520辆、价值3900余万元,办公家具、电脑等通用设备689宗、价值332.19万元,医疗器械等专用设备1113宗、价值626.02万元。国有资产不再睡大觉,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率迈上新台阶。
  推行项目绩效评价,花钱必问效
  县财政2016年初预算安排500余万元学生营养餐项目,后联合有关部门进行绩效评估论证,决定取消此项支出,调整用于贫困生补助;精准帮扶实现了财政资金社会效益最大化。
  这是沂源全面推进绩效目标管理的一个缩影。结合预算编制,对200万元以上的项目资金全部实行绩效评价,缺少绩效目标的一律不列入预算。对收入高增长时期制定的支出标准过高、承诺过多的项目,在进行合理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压减。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向县级政府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将评价结果与资金安排挂钩,对绩效好的项目优先支持,对绩效较差的不予安排或调减预算,做到“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用钱问效,资金安全更重要。沂源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把公务卡作为预算单位日常办公支付的首选方式。对重点工程的财政投资,强化和规范项目的造价控制,实行“先评审、后招标,先招标、后审计,先审计、后拨款”,从源头上把紧“节支阀门”。出台《规范镇级财政资金申请及支付结算办法》,依托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创建“业务一体管理、资金全程监控、纵横联动检查”的三位一体资金监管模式,确保财政资金利用更安全、更规范、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