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欢喜心,增亲近感,发文化力

——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全面启动

2017-01-12 作者: 张依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彼黍、彼黍离离,彼稷、彼稷之苗。行迈靡靡、靡靡……”2016年12月23日,一段用歌诀叠浪式读法的诗经朗诵声,在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报告厅响起。这场由古诗词吟咏教学专家陈琴讲授的别样体验公开课,感染了来自全省80余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的400多名代表。
  当日,全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年会在邹城举行,这是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自去年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全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会,标志着全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全面启动。
精准施教
  据了解,2016年4月1日至5月16日,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组织开展了全省第一次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调查。这次调查共收到来自全省的反馈答卷44497份,涵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3687所(普通小学10770所,普通初中2917所),普通高中544所,中等职业学校460所,特殊学校145所。还收到省外答卷3183份。
  这次调查问卷涉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诸多问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态度与认识;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基本情况;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内容及其现实选择;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与设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及其培训;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管理与评价;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期望与建议等。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耿成义说:“我们推进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其切入点、着眼点和目标指向,就是让青少年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欢喜心,增亲近感,发文化力’,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生发观’。”
  2016年6月,省教科院发出《关于推荐首批“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的通知》,经各市教科院院所、教研室反复审核,推荐确认了山东省实验中学、龙口市润新小学等88所实验学校。
生欢喜心
  “这是我做的泥咕咕。”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的琪琪向记者展示她的手工泥塑,“从周一到周四,每天到活动教室半个小时,我已经学了三年啦!”在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刻纸、书法、谷物画等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内容,已经进入学生的日常课程生活。
  对于体验教育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耿成义说:“传统教学偏向于以一种‘知性论’为主导的理念和模式,其关注点重在师生之间的伦理知识型纽带关系,多少忽略了生——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教育体验关系,其教育过程的操作流程信奉外部知识传输的实践样态。知性论教育中,师生双方由于局限于教与学的对立关系,在传授和接受道德知识的过程中, 双方的现实‘心灵关系’被忽略。体验教育是一个融合知、情、意、行为一体的内化系统,是培养学生学会用心灵去体验事物的一种能力,并在体验中达到一种情感和理性的升华。所以,体验教育一个最突出的教育功能是教育的内化功能,它是每一个主体对象自主学习的过程和行为 。”
  “在课程独立设置的大局中,我们倾力倡导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不希望下一代人因为课业、内容、教学方式等问题,对中华优雅、醇厚、美丽的传统文化生逆反心、疏离感。从朴素的感情和感性的认识出发,引导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生欢喜心、亲近感。”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增亲近感
  记者了解到,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切入点,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比如通过爱国主义活动、传统礼仪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游学考察活动、文化娱乐活动、民俗节庆活动等切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遵守规则,并分享快乐;或者通过走进社区、走进农村,通过社会生活体验、劳动生活体验、乡村生活体验、人际关系体验、亲情体验、感恩体验、孝心体验等切入点,体察传统文化的当代浸润。
  另外,汉字文化体验、历史文化体验、礼仪文化体验、民俗文化体验、饮食文化体验、节日文化体验、孝文化体验、茶文化体验等,都可以以项目的方式切入,完成体验过程。
发文化力
  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刘德增认为,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形式主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形式大于内容。二是良莠不分,传统文化教材、读物鱼龙混杂,有的误人子弟,贻害匪浅。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接受的多为间接知识,体验教育能够弥补现代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人生就是体验。格物是学习的开端,感知是教育的起点,经验是教育的基础。体验教育,渊源颇深。”山东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光义说。
  耿成义告诉记者,体验教育的引入,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变为置身于一体化文化情境的体验者,全权讲授知识的教师,则成为文化与生活的融汇者和导引者。进入情境体验的双方,学生(体验者)在教师(导引者)的引导下,逐渐呈现为体验、领悟、融入的身心状态, 原本单向的知识传授,变为与生命、价值、生存、生活等息息相关的文化领受。这个过程,消解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疏离感、陌生感,转而成为对文化本身真善美亲近、和谐与接纳的感受。目标指向,是让学生生发出强大的文化力,形成精神内驱力,对传统文化产生高度的认同并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