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深挖文化资源,汶上成新兴旅游名城

2016-10-13 作者: 李明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明 报道
  本报汶上讯 坐落在湿地公园的中都民俗馆是济宁市汶上县乃至鲁西南地区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区,来到民俗馆,所有的记者无不惊奇称赞。 
  在民俗文化专题展馆,传统青年结婚礼、小孩抓周礼、老人寿礼一幕幕场景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记者眼前。走进文化艺术展区,汶上一带流传的民间技艺,像剪纸、面塑、土陶、柳编、铁匠、剃头匠等一一展现,工匠形象逼真,同时还伴有打铁、吆喝、叫卖声,仿佛真正走进了一条民俗街,不少记者上前去和“工匠”“民间艺人”合影留念。
  据场馆负责人介绍,制作这些“人物”可下了不少功夫,除了个头大小是一比一还原外,从毛发到神情再到穿着打扮都是根据老照片精心制作的,所以看起来和真人相差无几。另外,馆内收集的民俗照片、传统结婚证、最早驾驶证、较早的技能证和毕业证都非常珍贵,这些展物一部分来自博物馆收藏,一部分是民俗馆工作人员花费精力甚至是用金钱从民间收集过来,目的就是丰富汶上当地的民俗文化。  
  据了解,中都民俗馆2012年10月开馆,分喜庆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生产生活三大展区,主体建筑为明清民间仿古建筑,建筑风格清雅别致,分喜庆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生产生活三大展区,有婚礼、生礼、寿礼、手艺、曲艺、民居、生产、生活等八个展厅,各类实物展品7000余件,非实物展品100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30套,是鲁西南面积最大、展品最多、特色最鲜明的民俗文化专题展馆。
  作为新兴的旅游名城,近年来,汶上县把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推进文化与旅游整体联动与融合发展,拓展旅游产业新领域、挖掘旅游产品新业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全域游。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0万人次,同比增长8.1%;实现旅游消费总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12%。
  开发符合城市发展和旅游总体定位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是巩固壮大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支撑。今年来,汶上县投资450万元重新规划了800平米的新中都博物馆,投资360万元开展了关帝庙古建维修和塑像布展工程,投资550万元启动了文庙中路古建维修及两侧建筑仿古改造工程。同时,加快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龙王庙遗址、分水口“S”驳岸及砖石堤岸保护与展示工程完成过半,正在进行传达室、厕所、围墙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以资源整合为引领,以社会注资作支撑,汶上县开发了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为填补团队游客接待服务空白,吸收社会资金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的中都小镇项目,集中展现了佛教、儒家、运河和尚书文化元素,有力提升了全县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和档次。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金沙滩游乐园,吸引周边数十万名游客参观体验、嬉戏娱乐。还启动了昙山生态旅游区规划,吸引河南客商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昙山生态有机茶园,打造成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郭氏家族融资500万元开发了郭尚书林省级文保单位,正在建设金水桥、尚书文化广场和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配套项目。目前,正在北部山区开发大汶河旅游度假区,被评为济宁旅游新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