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政

管延安:海底下拧螺丝误差不超过1毫米

2016-07-20 作者: 李媛 宋弢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媛 宋弢

  管延安是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钳工,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沉管对接前设备和电缆的安装,简单点说就是拧螺丝。一根沉管从头到尾要拧两万多个螺丝,而且海底作业无法目测只能凭手感安装,即使一个螺丝误差超过1毫米都会导致漏水造成严重事故。如此一份工作管延安一干20多年,成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两万多个螺丝拧得严丝合缝
  管延安是一个十分较真的人,一个个细小突破的集成,一件件普通工作的累积,成就了他“大国工匠”的传奇。
  在沉管内检修时,管延安沿着管道爬上爬下,敲击看上去拧紧了的大螺丝,看是不是松了。“沉管内两套设备最需要注意,分别是电动蝶阀和截止阀,它们是构成压载水系统的重要部件。”管延安说,海底隧道完全封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沉管对接时只能依靠事先安装好的各种操作设备。蝶阀和截止阀的作用是控制水箱的入水量,调节下沉速度,从而让两节沉管在深海中精准对接。
  同样是安装阀门、拧螺丝,普通设备只需牢固稳定就行了,但在深海中操作,要做到设备不渗水不漏水,安装接缝处的间隙必须小于一毫米。这样的间隙无法用肉眼判断,管延安只能凭借手感来操作。通过一次次拆卸和练习,仅凭着手感,管延安实现了零缝隙的奇迹。拧好一个螺丝并不难,但一节180米的沉管内外,螺丝超过两万个,管延安带领工友用一把扳手,把所有螺丝都拧得严丝合缝。
每一次安装都是第一次
  管延安宿舍里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机器图纸和船工机械的书籍。他下班后总是拿出大部分时间学习。“我可以没文凭,但不能不学习。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只要对机械有足够的兴趣和毅力,我一样可以创造出我的精彩。”管延安说。参加港珠澳大桥施工建设后,他在整平船“津平1”上跟厂家技术人员学习碎石垫层铺设系统的机械原理和部件检修,在“津安2”“津安3”上跟技术主办学习专用锚机和变频器的检修。管延安对这些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如饥似渴,让一些大学生都感到佩服。
  专注,做什么事情都静得下心,是同事对管延安的评价。能够创造“零误差奇迹”,跟管延安平时无数次的练习是分不开的。“有时候一个阀门我已经安装得严丝合缝了,但为了培养手感,让身体产生肌肉记忆,记住安装时的各种细节,我经常把阀门拆下来再安装个三四遍。”管延安称,安装好一个阀门不难,难的是“把每一次安装都当成是第一次”。
  每次沉管安装完成后,压载水系统的电动蝶阀和截止阀都要从沉管里拆卸下来送回牛头岛,经过维修、检测后再次使用。虽然已有了电动打磨设备,但管延安还是习惯自己动手打磨。他在研磨板上铺开耐水砂纸,倒上研磨油,手臂不急不缓地摆动,直径20多厘米的金属盘在砂纸上均匀地画着“8”字形。10分钟、20分钟、半小时过去了,他仍一圈圈地研磨着,锈迹斑斑的阀口变得光滑锃亮。他沿着盘边摸了一圈,这才打上黄油,重新装好。管延安说,他磨的不仅是阀口,也是自己的心。
把工作做到心中的完美
  走在湿热的沉管里,管延安仔细检查着安装好的设备。20多年的钳工生涯,一航局二公司干一流的、做最好的企业文化的影响,他不仅把钳工当作了自己的事业,更深深地认识到其中的那份责任。
  在一次对已安装完成的水下线缆固定卡环例行检查中,他发现线缆没有包胶皮。包胶皮在规范中没有要求,而且一旦拆开卡环,肯定会大大延长作业时间。凭多年的经验,管延安知道包胶皮后将降低对线缆的磨损,于是他立即将班组作业人员叫到现场,一起将8个卡环一一拆开,包好胶皮,再重新安装。
  如今,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已经顺利完成27节沉管对接,后续沉管仍需要这位“大国工匠”去精心地安装。而管延安也做好了继续“苛求”完美的准备。他说:“不把心里多余的欲望和私心杂念打磨掉,人就没办法把工作做到自己心中的完美。”
  管延安说,就像是拧螺丝一样,自己所做的“工”其实并不难,但无论多少螺丝都拧得严丝合缝,把工作做到心中的完美,这才是他追求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