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家涉海单位结盟向深远海要“蛋白质”

助推我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兴起

2016-07-20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薄克国
    实习生 李晓彤

  7月15日,由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在青岛成立。来自全国36家涉海单位联合攻关,发展深蓝渔业,向深远海要“蛋白质”,希望助推我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兴起。
深蓝渔业前景广阔
  深蓝渔业是在远离大陆的深远海区域,依托养殖工船或大型浮式养殖平台等核心装备,构建形成“养殖、捕捞、加工”相结合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新模式。
  “我们说的深蓝渔业是面向深远海、大洋和极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显良介绍,发展深蓝渔业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远洋捕捞,一个是海水养殖。
  “我国的远洋渔业是1985年走出去的,到现在已经31年了。”张显良说,这些年,我国的远洋渔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像金枪鱼、竹荚鱼、鱿鱼、鳕鱼、南极磷虾……如今这些来自深远海的宝贝鱼虾正越来越多地走上百姓餐桌,为大家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
  “我们的近海养殖区域主要分布在滩涂、-10米以内的浅海,以养殖海带、贝类为主,也包括一部分网箱养殖,但发展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介绍,现在各种海洋经济发展快,用海比较大,近海养殖密度较大,“尤其是养殖网箱密度过大会对水产品品质、近海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们现在向外发展,向深远海发展的空间较大,也能对近海的渔业密度进行疏散。深远海水深,水质好,水产品更加安全,发展潜力较大,深蓝渔业可谓是前景广阔。”
  李书民说,深蓝渔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我们要走出国门,发展深蓝渔业,开发利用南极的生物资源,尤其是磷虾资源。”
组团科研攻关
  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介绍,我国近海渔业也面临着资源衰退、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围填海等多重压力,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加快加强深远海渔业工程装备技术研发,推动“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发展“深蓝渔业”成为我国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显良坦言,发展深蓝渔业,在装备研发方面,“十二五”以前虽然有一定基础,但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磷虾的加工设备、捕捞技术,远洋渔场的探捕等方面的问题。
  “在捕捞方面,我们在大洋渔场、极地南极磷虾资源的调查方面基础数据还不多;加工上,加工技术、加工工艺和加工装备方面还需要提升。”张显良举例介绍,南极磷虾储量非常大,大概10亿吨,可持续利用的大概有1亿吨。这些虾捕上来以后,我们如何把它加工利用好,提高其附加值,非常重要。如果加工不好可能会变质,附加值就非常低。通过创新联盟的成立,通过这种协同创新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必定为“十三五”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将以海洋国家实验室的“深蓝渔业工程装备技术联合实验室”为先行先试,并联合全国水产、海洋院所、涉海高校的研究力量,开展深蓝渔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重大装备研发。李书民认为:“我们现在渔业科技创新主要在各个研究单位、大学分散进行,我们现在成立这个联盟,面向深远海渔业发展,整合了各方面研究力量,形成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创新优势,打破了地域、行政的界限,集中对关键问题进行科研攻关。”
更多海鲜跃上百姓餐桌
  作为国家渔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深蓝渔业还是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水科学院副院长刘英杰认为:“发展深蓝渔业,向深远海要‘蛋白质’,有利于拓展渔业养殖空间,养护近海资源,实现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有利于保障动物蛋白质有效供给,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守护‘蓝色国土’,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张显良建议,做好深蓝渔业科技工作,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要以落实“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和科技规划为主线,制定深蓝渔业发展规划绘制发展蓝图;以海洋国家实验室的“深蓝渔业工程装备技术联合实验室”为先行先试,开展深蓝渔业关键技术研究与重大装备研发;构建“产学研金”全链条创新的产业化平台,推动形成深远海“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的新生产模式,助推我国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兴起。
  “联盟成立将推动未来深蓝渔业以及深蓝渔业发展所必需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发展。”吴立新院士表示,海洋国家实验室作为海洋科技的国家级平台,将“透明海洋与国防安全、蓝色生命与食物安全”两大战略任务有机结合,旨在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推进海洋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支撑深蓝渔业发展。同时,海洋国家实验室要为掀起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作出努力,让更多深海美味跃上百姓餐桌,为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强国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