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宜家迟到的服软呼唤国标坚挺

2016-07-14 作者: 闻一言 来源: 大众日报
  □闻一言

  国家质检总局12日宣布,经过约谈后,宜家中国决定从当日起在中国市场上召回1999年至2016年销售的系列抽屉柜,数量共计166.0845万件。至此,纷纷扰扰近半个月的召回门事件终以宜家“服软”而告终。(7月13日《京华时报》)
  北京时间6月29日,宜家宣布在北美地区召回马尔姆等系列抽屉柜,但却表示中国同类家具并不召回,宜家强调的理由是该产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满足中国国家标准”成为宜家回击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关切的“挡箭牌”。一些洋品牌在召回问题上,总是区别对待国内外消费者的做法本身,既反映出这些企业漠视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也凸显国内相关标准水平较低的“痛点”。
  因部分抽屉柜产品海外致死6名儿童,36名儿童受伤事实,逼使宜家在美国的国家产品安全标准面前必须实施产品召回的举措。而在我国,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其中的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警示标志等原因导致消费品普遍存在的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关于“柜类稳定性”的新国家标准中尽管有“固定柜稳定性”的条目,但并没有规定家具必须被固定在墙面上,这正是宜家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的依据。加上没有收到过该系列抽屉柜在中国市场上造成伤害事故的案例,导致宜家的“服软”拖拖拉拉延续了半个月有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召回”。
  宜家这份迟到的“歉意”和召回举措,对中国消费者所造成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有必要对“宜家召回”事件发生前后进行反思,正确认识到一个国家消费市场能不能成为消费者购物与消费的“天堂”,关键是看这个市场在服务消费者时,能不能让消费者购买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前提条件必须是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时能够站在同一条标准线上,这种“最最起码”的条件,必须成为国家标准紧跟国际标准的动力和取向。由于当前中国规定的产品标准过低,众多国际品牌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一般不会去做“额外”的事情。
  其实,对宜家围绕着产品安全质量的约谈本身,凸显出中国产品标准的法律法规、不清晰等相关问题,这恰恰助长了一些国际品牌产品一遇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就会拿中国产品标准说事,也成为这些国际一线品牌在实施产品召回时“双重标准”的借口。随着中国商品市场高度开放,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以较高、较完备的国家标准来管理市场、制约商家,保护消费者权益,让那些自以为是的国际大牌商家在中国标准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已成为必然要求。而当“召回”在中国市场成为国内外商家在处理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时一种最优先的选择时,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法律不如约谈管用的弊端,让商品的国家标准成为国内外企业必须坚守和信奉的底线,从而杜绝差别化待遇,确保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得到真正落实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