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条块,整合资源,天桥区全面推行区域化党建

“大党建”格局下的“全服务”

2015-09-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申 红 马桂路 韩伟杰
   通讯员 赵冰心 报道
  本报济南讯 “抓党建工作,就是要让群众在点滴事件中感受到温暖,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身边的变化!”在天桥东街街道义合社区党支部书记程步雪看来,党建也是实实在在的为民做实事。
  但基层党建不好做。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社区自有资源少、场所阵地小、服务力量不足;另一方面,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互不隶属、条块分割,造成了二者协调沟通难、优势互补难等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理顺条块关系来破解。
  去年以来,天桥区先后在工人新村南村街道、堤口路街道等单位开展了区域化党建试点工作,联合相邻社区和驻地单位组建社区大党委,运用整合资源、统筹兼顾的方法,构筑起互联互补互动的党建工作网络,走出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新路子。经过一年多在基层趟路子、创经验的试点实践,近期,天桥区在全区范围推广区域化党建工作,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和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为基础,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组织体系,构建起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格局。
  天桥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打破条块限制,构建起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四级组织架构。其中,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是在保持街道、社区现有工作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联合驻地单位、“两新”组织等组建而成,通过选聘、委任辖区内有一定影响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实现了区域内各类组织的整体联动。在社区大党委下,按照方便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以住户规模或以小区、街面、楼栋为界,将社区合理划分为若干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以楼院为单位,把居住在同一楼栋或相邻楼栋的党员组织起来,建立楼院党小组,实现了对社区的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网络与社会治理网格的“两网融合”,根据社会治理网格的建设进度,及时对党组织网络进行调整,做到两者同步建、同步管,双融合、双提升。
  在不断完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天桥区进一步健全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四项运行机制”,充分调动起“四级组织架构”下各类党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是多元共治民主协商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区域化党建专题会议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辖区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对重大事项进行平等协商,有效提高了驻地单位参与社区治理、投身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双向服务资源共享机制。不定期开展“双向互访、双向服务”活动,加强街道、社区与驻地单位沟通交流。街道、社区围绕驻地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驻地单位积极到社区承接公益项目、参加服务活动,推动区域党建资源的共建共享。三是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制。开展区直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引导广大在职党员深入社区领岗履责、连心联户,帮助社区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引导驻地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活动,服务社区群众,同社区党员一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形成了“关系在单位,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四是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加大对社会组织培育支持力度,强化对社会组织的服务和引领,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引导社会组织无偿低偿参与社区共治,满足党员群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天桥区将按照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有关要求,围绕突破制约区域化党建发展的要素瓶颈,调动多元力量,统筹各方资源,强化基础保障,在全区各街道、各社区建立起运行高效、务实管用、配套完善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天桥区区委书记毕筱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