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读书

天才画家梵高如何走向疯狂

2015-05-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郑渝川
  “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伟大人物经历中一幕悲剧……他们往往在作品被公众承认以前就死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遭受着为生存而斗争中的障碍与困难的不断压迫。”
  这是梵高的名言,也是他的宿命。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荷兰画家,毕生穷困潦倒。近乎海量的创作作品是在他死后才开始名声大噪,一些作品到了20世纪末期被拍出天价。业内人士还认为品质更好的梵高作品因为收藏在多家收藏机构,否则还将创出更高价格。但在梵高在世时,他的作品仅卖出了一幅。有人分析,梵高死后走红,是因为市场炒作,以及这个特立独行的悲剧天才引发了同行和大众的同情。也有人倾向性认为,梵高早期画风偏于沉重阴郁,因而不为当时的评鉴、收藏机构所喜。
  为什么梵高会成为美术史、艺术史上不可替代的巨匠人物?这要从摄影带给绘画的冲击说起。19世纪,摄影技术趋于成熟,从根本上动摇了绘画作为艺术的地位,视觉审美及其生产、消费不再为上层社会所垄断,摄影的简单易操作使得准确再现自然、人物不再是顶级画家的专利,没有经过绘画训练的人也可以轻松地拍下眼前的景物。这使得传统美术受到冲击,绘画不再以尽可能真切地表现物象真实为唯一目标,绘画的功能、表现形式与意义都必须发生转变。梵高正是这个转型期中的代表人物,从最初对现实主义画作的模仿,经不断蜕变与提升,成长为杰出的后印象派绘画大师。
  台湾著名作家蒋勋所著的《蒋勋破解梵高之美》,是一本深入引介解读梵高创作生平与代表作品的佳作。对于那些希望更好地认知欣赏梵高作品、理解这个毕生生活在煎熬中却决不放弃“创造美的作品”冲动的伟大画家的读者来说,这样一本书正可谓恰当的入门读物。
  全书首先谈到梵高的工农素描。1881-1885年间,梵高创作了大量以矿工及农民为主题的素描。这些画作的画风沉重阴郁,在当时很不受欢迎,梵高其实明白这一点,但他就是希望通过画作来见证当时那个时代,见证那些为生存压力所折磨甚至陷入绝望的个体、群体。梵高后来选择了自杀,很难说与他在这段时间所品读到的“无法救赎的绝望”没有关系。正如蒋勋所说,《哭泣的老人》、《在永恒的门口》、《吃马铃薯的人》等作品,直观地传达着画家对劳动者的同情,并升高为安静地凝视,赋予其生存的庄严。
  梵高成长在一个有着简朴信仰的感恩家庭。蒋勋在书中简要介绍了荷兰的建国史、社会文化史,指出梵高在艺术上的狂热,与这个国家的信仰及文化传统有关。荷兰艺术经纪传统也使得梵高和他的弟弟都陆续成为艺术经纪人。通过艺术经纪工作,梵高接触到大量的现实主义和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更因为到了19世纪世界工业的“心脏”伦敦工作,接触到伦敦近郊最为贫穷的社区。这激发了梵高通过布道及艺术创作来救赎苦难的热情,他却因此被教会所放逐。事实证明,放逐造就了梵高,也因为让这个荷兰青年集中感受到了忧伤、疲倦、沮丧和绝望,而读懂了工农的心境。《吃马铃薯的人》是他面对工农生活的总结,他看不到任何救赎的希望,“油画色调仍然深沉郁暗,笔触滞重苦涩”。
  梵高1885年造访安特卫普,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等异样风格的作品,更在1886年结交了莫奈、高更等多名艺术界的主流画家。他的画作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在当时,巴黎的主流画家构想着人类文明的前景,关注城市化、工业化及因此带来的社会经济转型的破坏性。梵高很好地掌握了新的绘画技法,也接纳了主流画家的思想,即批判工业化、城市化迫害掠夺小农土地的观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梵高之所以能了解到日本浮世绘,恰恰是因为19世纪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催生出世界博览会,反过来又促进了全球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梵高的许多作品,引入了浮世绘多元视点、透视法的风格,创作更为自由开阔。
  梵高生命末期的两大创作主题,一是向日葵,二是自画像。蒋勋在书中通过多幅向日葵作品的分析指出,梵高借助向日葵的意象,寻找着他想要的阳光,代表着他对友谊的渴望。梵高的自画像特别是自残之后创作的多幅自画像,传递出梵高试图以最无情和尖刻的方式展示灵魂的愿望,“只有疯狂,一个人可以如此诚实逼视自己”。这期间,梵高的创作热情上升到顶峰,无论从画作产量还是质量来说都是如此,也预示着悲剧谢幕即将到来。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 
  蒋勋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