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阴阳板主要用于求雨祭祀,包括请神、祈雨、颂经、送神、夸官等内容。据资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了“打阴阳”的习俗,到清代康熙年间,阴阳板达到兴盛并相传至今——

阴阳板响 雨至福临

2015-01-28 作者: 本报记者 陈巨慧 本报通讯员 王崇印 实习生 田原畅 来源: 大众日报
  阴阳板表演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本报通讯员 王崇印 实习生 田原畅

  近日,文化部公布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凭借民间舞蹈阴阳板,邹城市榜上有名。作为流传在邹城东部山区的一种民间祭祀求雨舞蹈,阴阳板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融合着民间音乐、传统舞蹈、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等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体现着鲁南一带农耕民族的神灵崇拜、祭祀文化以及当地人们特有的艺术审美。2006年11月,阴阳板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旱时祈雨“打阴阳”
  邹城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东高西低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水汽,极易形成旱天。“旧时完全靠天吃饭,因多旱天,故求雨祭祀活动较多。这是阴阳板世代传承的客观因素。”邹城市文化馆馆长刘向宏说,古代阴阳板主要用于求雨祭祀,包括请神、祈雨、颂经、送神、夸官等内容。每逢天旱,民众便自发组织阴阳板表演,以祈求天降甘霖。
  关于阴阳板的得来,在邹城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年,天下大旱,人畜无饮。恰逢八仙巡游到此,看到民不聊生,顿生怜念。曹国舅命人在山上搭起神棚,将一棵柳树劈开,让两个青年人各持一半,赤足裸胸来回对击,又吩咐众百姓手举柳条朝天挥舞。顿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须臾之间,河满井溢,地润物丰。人们欢呼跳跃,共庆喜雨。因曹国舅手中有两块神通广大的木板,一阴一阳,专门用来调节世间“阴阳”,为民造福。人们为了感谢神仙,消灾免祸,驱恶辟邪,便手舞足蹈地练成此舞,起名“阴阳板”舞。
  美丽的民间传说,大凡是广大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愿望、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个传说起源于何年何月很难考证,但据资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了“打阴阳”的习俗,到清代康熙年间,阴阳板达到兴盛并相传至今。
  50岁的王长军是阴阳板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1978年就开始学习阴阳板表演技巧,并逐渐成为阴阳板团队的中坚力量。王长军告诉记者,古时候,邹城流传着“十二个男、十二个女、十二个寡妇来求雨”的俗语。那时,只有在天旱无雨时才表演阴阳板,所以历史沿革较慢。又因世代表演阴阳板的宋家订下了“技艺不外传”且单传的规矩,一直为宋家的历代传人所沿袭,传播分布面很窄。
  到了解放初期,末代艺人宋景东曾在歌颂解放和喜庆节日里组织表演过小型活动,并根据阴阳板的发展和状况,对该舞蹈进行改革,不光求雨时跳,每逢丰收和喜庆节日也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进行表演,并对阴阳板舞蹈进行了大胆革新。“革新的重点,就是剔除了阴阳板中不合时宜的迷信部分,使之每遇丰收和喜庆吉日均可走街串巷表演。直到这个时候,流传区域扩大了,阴阳板才在老百姓中扎下了根。”王长军介绍,宋景东正是自己的师祖,是老师的老师。
刚柔相济阴阳和
  所谓“阴阳板”,其实是一长一短两块柳木板。长板为阴,长约50厘米;短板为阳,约30厘米。两板各宽10厘米,板头配有铜铃,板尾钻孔,两板相连。表演时,演员双手持一长一短木板打击和搓击,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谓之“阴阳声”。
  王长军介绍,阴阳板表演人数不限,但要求男女各半。男子赤胸,身披“八卦带”,下着灯笼裤,黑布鞋。女子扎头巾,大襟褂,彩裤配黑围裙,绣鞋。“作出这一规定一方面迎合了传说中曹国舅阴阳板‘调和天地阴阳’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遵循了中国古典舞阴阳相称的法则。”中国古典舞讲究刚柔并济,演员肢体动作和表演皆要“对立统一”,“欲左先右”“欲高先低”“逢上必下”“逢开必合”,使得动作更具流动之美,在“刚柔”、“虚实”“开合”之中互相转化,浑然一体。
  阴阳板舞蹈,既体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又体现出女性的阴柔之美,男演员的“跳转步”在空中旋转360度,“后退步”脚贴地面向后滑行,彰显着男性的力量;而女演员“三步一踮”、“蹦蹦步”等动作,轻盈活泼,体现出女性的柔美俏皮。舞蹈中还设有“阴阳追逐”,舞者排列成圆形的“降祥云”阵型击板,一名女舞者击板出列,绕阵慢跑,这时一名男舞者随即跟出,在女舞者后面作追逐状,时而蹲着跳步追逐,时而连翻筋斗,更是体现出中国古典舞所推崇的“阴阳调和”之美。
  阴阳板舞蹈有其固定的表演格局。表演中,队伍最前面用旗锣伞扇开道,后面紧跟着阴阳板表演队伍,再往后是八抬神轿,轿夫光着头、裸着胸、赤着足。神轿后面是抬贡品的队伍和欢奏乐队,最后面的是一手持香,一手举柳枝挥舞的祭祀队伍。
  “阴阳板表演队伍是其中最有看头的,且处处体现着阴阳相合的主题。”王长军告诉记者,阴阳板表演主要分为“行进”和“场子”两种。“行进”是在请、送神的路上进行的表演内容,主要是跑出各种阵形,主要阵形有“四过街”“二龙盘柱”“登天梯”等。“场子”表演是在神棚前的开阔场地上进行的,男女表演者击打阴阳板,与此同时加入各种杂耍动作和男女逗情动作表演,增加情节性,调节气氛。“场子”的基本动作有:“保佑步”“观天步”“跳转步”“三步一踮”“追逐步”等。男女对舞的动作有:“惊天动地”“阴阳嬉戏”“飞龙戏水”“阴阳对脚”“连襟”“阴阳合”“驱邪恶”等。“这些动作粗犷奔放而又朴实简洁,配合男女类似短打的利落服饰,体现出山东人朴素、勤劳、豪爽的性格特点。”
民间艺术走回民间
  阴阳板舞蹈记录了鲁南地域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邹城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表演中有多种宗教元素,如佛教的如来、道教的关羽,这些源自不同宗教传说中的人物被不加区分地糅杂在祭祀求雨之中,体现出当地人民自古以来信仰多元化、崇敬多神的信仰特点。
  图腾的频繁出现也是阴阳板的一大特点。阴阳板的阵型中多处有“龙”的出现,如“飞龙戏水”“二龙盘柱”等。另外,道具中有一棵大柳树、阴阳板的材质也是柳木,因古时柳树被当地人民视为驱邪之物,服饰上的八卦图案都是古时候鲁南人民所信仰、崇拜的图腾。
  “阴阳板舞蹈鲜明的宗教色彩、简洁的表演装束、独特的演出道具、豪放的民间鼓乐,处处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体现着远古先民们朴素虔诚的信仰、豪放朴实的性格和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表达着人们对和谐安康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阐释了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思想理念。”刘向宏说。
  如今,阴阳板已经融入邹城人民的生活,成为节日庆典和强身健体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娱乐形式。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阴阳板舞蹈的发展却曾经陷入低谷,社会环境的制约、老艺人年迈或相继去世,致使“阴阳板”走向沉寂,并随时有湮灭的危险。
  王长军告诉记者,在危机时刻,邹城市文化部门1983年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先是掌握了该舞蹈表演的相关技艺,初步整理了一作资料,对舞蹈的大致场面和部分动作进行排演和录像,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阴阳板经专家学者的整理保护,被载入多部专著中。1992年,邹城市文化部门组织人员编绘刊印了《民间祭祀舞蹈阴阳板》一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一传统民间舞蹈。
  近年来,一度默默无闻的阴阳板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2010年9月,8分钟的舞蹈表演阴阳板出现在“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阴阳板作为传统的祭祀舞蹈,经过挖掘整理,走进了大雅之堂,成为开幕式的亮点。2013年,“阴阳板”参加“十艺节”,斩获“群星奖优秀演出奖”,接着又在第三届中国秧歌节中捧回“优秀表演奖”奖杯。2014年山东省运动会前夕,济宁市实施全民跳阴阳板舞的举措,阴阳板走进了大大小小的社区和舞台——板声阵阵打出人们对新生活的赞美,脚步声声踏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
  对于阴阳板的前景和日后的发展,王长军整理出一些思路:“下一步想着还不能光吃老本,还得进一步宣传推介,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向全民健身舞蹈发展,让民间艺术走回民间。还要编排更有艺术价值的新版本舞蹈,当然,前提是保留好阴阳板最核心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