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广角

煤企转型,看上去很美

——后“黄金十年”煤炭的再认识之六

2014-08-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左丰岐

  煤炭产业“黄金十年”过去后,结构调整、产能优化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煤炭企业的生存环境大大恶化,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产品价格等诸多核心指标表现不太理想,转型发展俨然已经成了每个煤炭企业必须直面的难题,但事实也证明:成功转型并适应市场竞争的例子却并不多见。
  其实,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一直都在进行着。多年前煤炭行业遇到困难之时,很多煤炭企业就实施了多元化战略,投资煤化工、发电、电解铝等行业,但是亏损的多、赢利的少,大量的投资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成为包袱拖累了企业的发展。
  近两年,市场形势的变化和企业面临的困境又一次把煤炭企业推向了市场的十字路口,如何转型发展成为不得不考量的问题。但遥想近年来的多元战略,煤矿企业不得不深入思考:多元化转型发展看上去很美,但真的就是煤炭企业的出路吗?  我们都知道必和必拓、力拓等矿山巨头,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他们怎么就不去搞延长产业链、不去搞煤焦化厂、不去搞钢铁企业,而是一直从事基础的原料生产环节,难道他们不知道产业链中的利润吗?按一般人的揣测,资本家更明白榨干每一元利润的道理。这让我们可以想到一个经营的理念: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玩转产业链,产业链上的行业并非都是利润源。
  神华集团无疑是煤炭行业最好的企业之一,其全产业链扩张做得有声有色。但是,神华集团由于其特殊的央企地位和庞大的规模,并且很多年前已经着手整合,在产业链整合上已经处于显著的领先优势,其特殊性在煤炭行业是难以复制的。并且,煤炭企业全产业链扩张模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很难产生集聚效应,而资金门槛也使得中小型煤炭企业难以模仿其他大型煤炭集团的做法。
  再比如,煤炭企业在制定远景规划时,几乎都会把煤化工作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选择。但煤化工毕竟不是采煤,也不属于煤炭领域,而是化工领域,专业性非常强,受到人才、技术、资金、环境等各方面的制约。即使在国家层面也将新型煤化工项目作为示范性工程来看待,并没有大规模审批,仅有部分煤炭巨头能够优先享受到政策照顾。所以说,新型煤化工是煤炭巨头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并非是每个企业都能玩得起的游戏。
  煤炭企业的转型发展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和路数,如在煤炭主业再下些功夫,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淘汰落后产能,让煤炭生产主业保持良好竞争力。目前,我国年产几十万吨规模的煤矿很普遍,离集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还比较远,通过联合、重组、兼并、收购等形式进行全方位资源整合,才能真正实现集约化开采和资源有效配置,使传统能源产业得到改造升级。
  煤炭企业转型进入其它行业也没必要都要自己说了算,非要控股当“老大”,因为有些行业并不是专长;开展资本投资,参与银行组建、基金投资、期货等多个资本市场,正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前两年,山西同煤集团正式控股漳泽电力并接收中电投华北分公司山西境内的6+1企业,成为了煤炭行业第一个通过资本市场形成“煤电一体化”企业联合体的成功案例。在这方面,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控股的新华医疗收益连年增长,也为企业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中央最近也提出,要推动能源体制革命,还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在当前煤炭市场低迷、产能过剩、价格下滑、相当一部分煤企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在节能减排、雾霾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巨大压力下,煤炭行业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粗放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按照“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律,煤炭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
  因此,对煤炭企业来说,困难与机遇并存,但是多元化发展、延长产业链还需谨慎行事,防止盲目涉足陌生行业,尤其是大型集团涉足一个领域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企业侧重;中小煤企不如主动剥离煤炭业务,避免被动式兼并淘汰,主动选择更行使自身的业务领域,尽快走出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