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探索“9234”教育工作新模式

以师德建设破除教学倦怠

2014-05-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张宇鸿
   通讯员 崔珠峰 张宝民 报道
  本报禹城讯 5月26日,记者刚走进禹城市解放路小学,就听到教室里传出充满童趣的歌声。五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刚唱完《中国少先队队歌》,接着教室里又飘出《我们祖国是花园》的甜美旋律。
  “课前一支歌”活动,由解放路小学路建荣老师首倡,后来在全校推开。学生借助教室多媒体音频、视频网络伴奏资源,通过在上课前唱响爱国主义、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歌曲,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品德修养。
  “教师从职业倦怠中走出来,主动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是今年的新变化。这与我们学校搭建‘以能表德、以德导能’师德建设体系分不开。”解放路小学校长柳英河介绍说。该校落实师德规范责任、师德师能培训、师德积分考核、师德监督制约、师德活动展示等5个管理机制,教师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禹城市针对基层学校师德建设内容空泛、虚多实少等倾向,将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入积分制管理,形成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量化考评体系,构建起师德建设崭新平台。
  “师德不仅指狭隘的教师道德,还应包括教师职业能力水平及职业素养。我们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核心,实行量化积分管理。打破过去‘大锅饭’式绩效工资发放方式,根据师德考评积分高低,兑现了从几十元到上千元差异化‘德效工资’,给教师树立明确导向。”该市教育局负责人李召海表示,积分还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模、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禹城市将师德细分为教师执教行为、工作常规、业务活动、专业发展、创新特色等多个项目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划定“师德红线”,建立师德专项评议、师德问题报告、师德舆情快速反应三项制度和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对发生重大违背师德规范行为、重大责任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教职工,实行一票否决。
  在此基础上,禹城市探索形成“9234”教育工作模式。“9”指9个步骤,通过制定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出台考评办法、搭建成长平台、建立成长档案等步骤,将师德建设常态化、具体化。“2”指两个层面、两个紧扣。在市属学校、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层面和乡镇学区小学两个层面,紧扣教学提质量,紧扣专业促发展,立体式开展深化师德建设工作。“3”指3个抓手,通过抓关键、抓考评、抓整合,全面统筹协调师德建设活动。“4”指4个平台,围绕促进教师成长,结合教学业务活动开展,从县市、乡镇、学校3个层面,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研究平台、展示平台、激励平台4个发展平台,充分激发教师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