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产业

痴迷原生态民歌的“沂蒙阿宝”

2012-12-21 作者: 赵桂星 来源: 大众日报
  ◆“山里哥”侍建康20年来搜集整理沂蒙民歌300多首,为百姓演出600多场;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们都能唱两句地道的《沂蒙山小调》。

  □ 本报通讯员 赵桂星

  莒南县有个“沂蒙阿宝”,他虽不如头扎白羊肚毛巾,身穿羊皮坎肩,唱西北民歌的阿宝那样有名气,但唱的一样是原生态民歌,而且他原来也叫“阿宝”,还是原生态沂蒙风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上世纪90年代,因歌唱得好,再加一副好嗓音,别人都说他是“临沂一宝”,于是“阿宝”的艺名就传了开来。2004年,因阿宝红遍大江南北,他才改叫“沂蒙阿宝”。
  “沂蒙阿宝”本名侍建康,45岁,家住筵宾镇海楼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他的父亲、伯父和姐姐都是民歌爱好者,经常演唱民间小调,受家庭熏陶,自幼他就喜欢唱民歌。那时候,村里有个文艺演出队,一有演出他就跟在后面,不时还扮演个小角色或表演个小节目。1983年,16岁的侍建康代表公社参加全县文艺大汇演,他演唱的《牡丹之歌》荣获三等奖。自那时起,他便有了一个信念:“唱一辈子民歌”。
  1994年,他毅然辞掉乡村中学教师的工作,专心致力于原生态民歌搜集和传唱。18年来,他先后拜访了鲁南、苏北等地数十位民间歌唱家、老艺人,向他们请教沂蒙民歌唱法技巧,同时搜集整理当地民歌300多首,并受邀到各地为百姓演出,至今已演唱600多场。
  1996年,为向国家二级作曲家、时任县文化馆馆长的徐恒俊学习作曲,侍建康甚至来到文化馆看大门。被其诚心感动,徐恒俊推荐他到临沂群众艺术馆作词作曲班接受正规学习。2002年以来,他共创作《蒙山沂水憨汉子》、《沂蒙姐妹》、《蒙山高,沂水长》等10余首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歌曲,并录制了收集10余首民间小调的首张原生态唱法个人专辑——《绣荷包》。其中,他与徐恒俊合作的歌曲《莒南美》、《家乡情》分别在《神州歌海》、《前进的中国》发表并获奖。
  近几年,他还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省、市电视台及外地电视台举办的各类文艺节目。2010年,在央视《我们有一套》节目中,他演唱的原创歌曲《沂蒙的山里人》获现场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并成为登陆央视的第一位沂蒙原生态原创农民歌手。2011年,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组专程来到他的“板栗草根大舞台”做了《山里哥——阿宝》的专题报道。
  2009年,侍建康在镇村支持下成立了“沂蒙阿宝草根艺术团”。“自从有了这剧团,老百姓闲着没事的时候都会跑到文化大院里听戏,周围村庄的群众也有过来的。”该村党支部书记侍希鹏高兴地说,剧团现在是逢节逢喜事必演,演的都是一些通俗易懂、老百姓喜欢的节目,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6月,侍建康又有了新工作,为蒙山景区创作旅游歌曲。目前,他为景区创作的《蒙山之歌》和《乡村道德宣传员》深受景区和广大游客的喜爱。
  “原生态民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可现在的孩子喜欢民歌的越来越少了,”谈到民歌的未来,侍建康不免流露出担忧。他告诉笔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沂蒙民歌传承下去,让孩子们都能唱两句地道的《沂蒙山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