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产业

六旬老夫妇自建民俗博物馆

2012-12-21 作者: 本报记者 石奇亭  本报通讯员 郜玉华 来源: 大众日报
  ◆年届63岁的赵庆林老人最欣慰的是民俗博物馆建成后,能为后人留下一处精神家园,让民族文化基因代代传承。

  □ 本报记者 石奇亭
    本报通讯员 郜玉华

  年届63岁的赵庆林老人,如今与老伴在家干着一件让同村人瞠目结舌的壮举——建民俗博物馆,为后人留下一个了解历史变迁的精神家园。
  赵庆林是菏泽市牡丹区西城办事处明泰社区赵磐石村人。老人的家紧邻护城堤河,百米护城堤河和家就是博物馆的一部分。夏天,河里红黄锦鲤翻游嬉戏,荷叶、莲蓬随风摇曳;入冬,残雪、枯荷、败柳,别有一番韵致。搭起的两个简易栈道就是博物馆连接护城河堤的桥梁。
  护城堤河的另一边,由南到北依次是赵明勋根木雕艺术博物馆、赵庆林根雕盆景艺术馆。然后是简易库房,里面存放着一大堆外形千奇百怪的树根、来自四川的乌木、缅甸的铁木以及香樟木等。在最北端数百平方米简易库房里,还存有近百年来平原地区使用的各式农具。
  “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是建博物馆的初衷。”他说。
  赵庆林出生在木工世家,到他已是第四代,属于走村串巷为人打造门窗、上梁棚屋的那种工匠。到了赵庆林这一代,除了承袭父辈们能工巧匠的本领外,他还会炭素绘画。45岁那年木工转行,喜欢上盆景、根雕、根艺。闲暇时,他就跑到南方搜集奇形怪状树根,运回家后因型赋意,寥寥数刀,或花开富贵,或猴子望月、或鹿回首,无不折射出他的精思巧构。别人眼中只能当劈柴的枝枝桠桠,一经他的双手点缀便化腐朽为神奇,即成艺术佳作。他的“牡丹魂”、“菏山流霞”等十多件根雕作品曾获得国家大奖。
  “你问问四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谁见过太平车、鸡公车、扬场用的风车,谁知道耕田用的犁耙,现在抢救性保护还来得及。”赵庆林感慨。自2009年起,他们夫妇俩便开始着手建设博物馆,现在除了建起赵明勋博物馆外,还有赵庆林根雕盆景艺术馆正在建设中。当下,他最欣慰的是民俗博物馆建成后,能为后人留下一处精神家园,让民族文化基因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