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济宁新闻 时政

“大招商时代”的曲阜农业观

——访曲阜市副市长刘秀广

日期: 2012-05-29      作者: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明哲 梅花 兆兰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明哲 梅花 兆兰  
  5月22日,曲阜第一届现代农业招商大会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4家客商共200余人参与洽谈,最终有18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投资额26亿元。这是今年曲阜举办的第四场大型招商会,此前招商涉及文化产业、工业和城建领域,已吸引投资逾200亿元,“大招商时代”全面到来
  曲阜要实现跨越发展,一来要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组织文化项目招商可谓天经地义;要借力大项目走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搞工业招商也不足为奇;而城建招商关乎城市内涵提升,亦无可厚非。而大手笔进行农业招商,却是出其不意
  在很多人看来,既然曲阜已经手握文化、工业等“钢枪战戟”,就应该将精力、财力、物力这些“好钢”都用在“刀刃”上,怎么又瞄上了“现代农业”?为深入了解大招商时代的曲阜农业发展观,记者专门采访了曲阜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刘秀广。

  Q1、《济宁新闻》:曲阜有先天的文化优势,又取得了工业招商的大突破,可谓抓住了跨越发展的两个核心,如今又试图做大农业文章,不会分散发展的着力点吗? 

  刘秀广:首先,曲阜搞现代农业不是头脑发热,也不会抢占文化、工业等资源贻误全局发展。
  自古以来,曲阜就是农业重镇,境内东、北、南三面绵亘着百余座山,独特的地貌和气候形成了绝佳的农业生态环境;中西部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有40万亩良田,土壤肥沃,这些都是发展健康、有机、绿色农业的理想之地。
  如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成了老百姓最为迫切的需求,曲阜就是要搭这样的“顺风车”,充分发挥优势,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打造农业主导型乡镇,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建设一批农业产业示范区,构建以生态农业为主导、高效农业为主体、休闲农业为补充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Q2、《济宁新闻》:除了自然优势,曲阜的产业、政策、交通等优势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刘秀广:先说产业优势。曲阜种植业发达,2011年粮食总产5.71亿公斤,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蔬菜总产17万吨。曲阜还拥有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6处,标准化饲养场400个,这都为拉长农业产业链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6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再加上遍布城乡的30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5000多人的会员,产业基础可以说十分雄厚。
  政策方面,今年我们出台了《曲阜市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重点扶持奖励进行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等企业和个人。再说交通,高铁开通以来,地处京沪间黄金分割点上的曲阜交通优势愈发凸显,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Q3、《济宁新闻》:曲阜工业项目招商门槛极高,有污染的项目绝对不允许进驻。那么,“现代”俩字是不是曲阜对农业招商所设的门槛,曲阜期待吸引的是什么样的农业项目呢?

  刘秀广:“现代”可以被认为是门槛,也是曲阜未来农业发展的大方向。虽然曲阜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农业发展有诸多优势,但仍旧存在一些不足。
  从目前来看,曲阜高端高质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尚不成规模,大量存在的散户种植和经营,成了制约曲阜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再者,市场集散地短缺,种易卖难,成为农民放手种植高端优质农产品的“拦路虎”。
  这次的招商大会,我们重点推介了5类31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包括陵城镇食用菌产业园、息陬镇微生物菌肥建设项目、姚村镇生猪产业化加工项目、尼山镇周庄20万吨优质矿泉水生产线项目等。就是希望通过项目抱团推介的方式扬长避短,按照曲阜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引智、引资,以创建品牌基地,打造优势产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为目标,建设一批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Q4、《济宁新闻》:在未来曲阜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现代农业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刘秀广:曲阜市在“十二五”农业产业规划中有明确的描述:力争实现农业六大转变,努力促进曲阜农业转型升级。
  我们首先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创立农业品牌,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转化过程中的增值增效,建立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测网络。
  同时,我们要为农业发展服好务,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未来,现代农业不仅要肩负起曲阜社会经济发展又一发动内核的作用,更是转变农村、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将“现代”元素注入传统农业,带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