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质量、产量、加工利润齐降

棉加工深陷“三重门”

日期: 2011-11-08      作者: 记  者 杜辉升  见习记者 王德琬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记  者 杜辉升
   见习记者 王德琬 报道
  本报济宁讯“今年只加工了皮棉1000吨,而去年同期加工量是1600吨。”11月4日,提起今年的棉花加工情况,金乡县银利农贸有限公司经理李代良感叹道。11月初,记者在济宁通过几日走访发现,今年棉花质量、产量及加工利润均不及往年,导致部分皮棉加工企业出现开工晚,甚至不开工的情况,即使开工的企业也是“底气不足”。如何破解皮棉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的“三重门”,成为企业经营者大伤脑筋的难题。 
  金乡县银利农贸有限公司是当地颇有名气的棉花加工企业,主要从事籽棉轧花加工成皮棉的工作,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销售量都名列济宁市前茅。该公司今年的遭遇并非个例,据济宁纤维检验所副所长王传方介绍,济宁有26家新体制棉加工企业,目前仅开工12家,送检皮棉仅有3000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左右。
  据了解,今年济宁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约100万亩,往年的棉花亩产均在五六百斤,而今年亩产只有四百斤左右,比去年下降了30%。王传方说,今年棉花生长季遭遇连阴天,雨水多,没有阳光,很多棉桃都发霉了,甚至最后烂在地里。近期送往济宁纤维检验所的棉花质量也不如从前,采摘的籽棉质量令人失望。三级以上的棉花几乎没有,85%左右都是四级,剩下的都是五六级。 
  除了质量和产量的原因,阻碍棉加工企业开工的还有利润问题。金乡县众鑫商贸有限公司刚刚开工,该公司杨经理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本不想开工的,但思索再三,还是决定要顶着市场压力试一试。”他对当前的市场形势很无奈,称“今秋的皮棉交易可能是一场没有利润的买卖”。
  “去年同期,皮棉价格为每吨30000元左右,销售可获利六七百;现在皮棉价格为每吨18000元左右,而且工人工资等随物价水涨船高,加工成本大大提高,企业利润减少至二三百元。”杨经理说,这还是以棉价稳定为前提的利润,最近棉花价格一路走低,行业下游企业需求又微弱,很多企业担心加工好的皮棉会砸在手里,都“不敢开工”。开工的后果难以预计,要么“只干不赚”,要么“开工赔本”。
  去年,籽棉价格一度飞涨到每斤7元左右,而从今年春天开始,籽棉价格急转直下,跌到目前的每斤4.2元左右。记者调查发现,籽棉价格低迷,使很多棉农都在“捂棉惜售”,他们对市场期望值普遍很高,认为市场行情会有转机。但棉农的期望与当前的皮棉市场又是矛盾的,李代良解释道,“我们公司在10月10日收购籽棉,当时每吨皮棉的卖价是19000元左右,加工一周后,每吨皮棉卖价跌到了18000元左右。并且每斤籽棉价格多一分钱,每吨皮棉的加工成本就会增加50元。企业要考虑生产成本,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部分棉加工企业已经不打算开机器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开工的棉加工企业都把希望寄托于国家收储。根据今年9月份启动的棉花临时收储预案规定,今年棉花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三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00元,其他等级(一级、二级、四级)皮棉的收储价格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新棉上市后,当市场价格低于国家制定的临时收储价时,由中储棉总公司负责敞开收储。李代良根据自己的经验告诉记者,近期棉价还会下滑,国家收储政策可为棉花价格托底,比如四级棉花目前的市场价为18000元左右,以这个价格出售肯定会让企业亏本。而国家收储价格为每吨19200元左右,比当前市场价格高出1000多元,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能让棉加工企业维持基本的运营。
  李代良告诉记者,接下来企业要继续提高收购质量,品级不够的棉花一律不收。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再把棉花卖出去,否则还是打算交由国家储备,这也为企业留下了后路。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