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丰收

强词有理

作家当教授已成“流行病”

  • 日期:20110715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杜 浩
  浏览近日的一些文化媒体,一些作家当教授的消息不断传来。前不久,著名作家阿来在四川社科院当硕士生导师带研究生,受到不少人的关注。6月26日,曾创作出《雍正王朝》等历史题材作品的河南著名作家二月河,也接受了聘任,出任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文坛上这些作家改变自己的身份,纷纷走入象牙塔之中,做起了教授,目前已不是个别现象。说起作家进高校当教授,较早的是自2000年就开始在同济大学任教的先锋派作家代表人物马原,还有在北京语言大学当教授的作家梁晓声。而早在三年前,作家阎连科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今年3月,作家刘震云也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而王安忆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当教授更是声名远扬,其领衔任教的全国首个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班自2010年首届招生以来,备受瞩目……
  应该说,目前在高校任教的作家,已构成一个不小的群体。而且,最近几年,作家到大学当老师的人数越来越多,已渐成一种趋势,对这种作家生活现象,一些文化媒体表示应给予关注——“大学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个说法,是否能够随着众多作家进入高校而被改变?
  的确,这些作家做教授,不仅意味着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的作家身份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关心的是他们的高校教学生活,给他们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哪些影响?他们能否处理好文学生活和教授生活的关系?
  作家圈里人们称赞王安忆,“她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文学写作也仍然保持着很好的状态”。王安忆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开设了国内首个“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学位点”——戏剧艺术硕士(MFA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学位,这个创意写作班的师资便主要以王安忆为主,可以说她是领衔授课,而且,她有固定的课,比如创意写作导论、小说写作实践、主题写作。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对王安忆的文学写作难道没有一点影响?
  文学评论界认为梁晓声自2002年进入北京语言大学当教授后,特别是近几年创作的作品尤其是长篇作品的速度和数量,明显不如早期。梁晓声也承认自己的文学写作在做了教授后发生了变化,“教学工作确实会影响到我的创作。写作虽然需要理性思维的指导,但感性还是最重要的。现在大学中文系非常重视理论,我也要遵循学校的教学规则。为了讲好一堂课,我往往都要准备两天,这是很费精力的。”
  因此,评论界争议的焦点,主要就是这些作家在进入高校教学领域后,能不能再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文学,能不能再搞好文学创作。无疑,这些作家已经具有了双重的文化身份,他们既是作家,又是教授。因此,他们要兼顾两方面,一方面要给读者提供满意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搞好教学。他们是否能够避免这两种身份的冲突,鱼和熊掌兼得,对他们来说,这的确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在人们的意识里,一个作家进入大学生活,往往有远离社会、脱离现实之嫌,这即进入象牙塔之谓。现在,一些优秀的作家纷纷进入大学,搞起了教学研究,也不免让人多少产生这样的忧思。记得鲁迅先生曾号召革命的文艺家要走出象牙之塔,到社会中去,到旋涡的中心里去,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鲁迅这样说,虽然是基于特殊的时代情形、特殊的环境背景立论,却是符合文艺创作的本质和规律的,因为,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不能脱离开社会现实的。对这一点,我们的作家似乎不应忘记。
  马原是“因为小说已死”,文学没有尊严而去当教授的。梁晓声是因为对校园有着一种情怀而去选择当教授的。国外也有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这样的大作家当教授,文学创作仍然取得巨大成绩的成功例子。所以,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无论生活方式、身份角色怎样变化,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枯竭了自己的文学创造力,自己手中的那支文学创作之笔,是否如英国诗人杨格所说的那样,仍然像阿米达的魔杖一样,能够从不毛之地唤出鲜花盛开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