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读书

关于快乐与痛苦的冥想

  • 日期:20110715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凤凰
  克里希那穆提,是位印度哲学家,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在《生命之书》中,他的关于快乐与痛苦的冥想,值得忙碌的现代人深思。
  快乐是求不到的
  你所谓的快乐是什么?有人主张快乐就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譬如你想要一辆车,而你终于得到了它,于是你感觉很开心。我想要一件衣服或是想去欧洲玩,而这些事都办到了,于是我觉得很高兴。或者我想变成最伟大的政治家,如果能办到的话,我就会心满意足,办不到的话,我就会郁郁不乐。
  快乐到底是什么东西,快乐是不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一种东西?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时,那种感觉就是快乐吗?还是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快乐,就不快乐了?因此快乐是无法求得的,就像一旦意识到自己是谦卑的,就不再谦卑了。快乐只能自然而然地降临,如果去追求它,它就会躲开你。
快乐不是一种感觉
  头脑永远无法发现快乐,快乐不是一种可以被你发现的感觉。你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生起一些感觉,但快乐是无法被发现的。凡是会消失的东西都不是快乐,凡是会结束的东西都只是一种感觉罢了。记忆永远是老旧的,老旧的记忆里总是有一些情绪,但快乐不是情绪。
  你所知道的都是一些陈旧的东西,譬如一些怀旧的感觉、心理反应和记忆,然而老旧的记忆能认得出快乐吗?它只能记得以往的快乐。能认出快乐,就不是真正的快乐了,因为辨认是从记忆中所产生的反应。一个拥有复杂记忆和经验的心,有可能快乐吗?辨认这个活动的本身只会阻碍我们经验到快乐。当你觉知到自己在快乐时,快乐还存在吗?当快乐真的出现时,你会觉知到它吗?自我意识之中只有冲突和矛盾——因记忆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快乐和记忆是无关的,任何一个层次的思想都是从记忆里所产生的反应,因此思想一律会助长冲突。思想是一种觉受,但快乐并不是一种觉受。追求满足永远会产生某种觉受,但快乐不是一种成果,它是无法被求得的。
快乐是没有媒介的
  我们总是透过东西、关系、思想和概念等来追求快乐,因此这些事物就变得比快乐更重要了。这种解释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总是透过财物、家人及名望来追求快乐,然后财物、家人及名望就变得比快乐还重要了。若是借由某种手段来达成快乐,这个手段本身就会摧毁它的目标。快乐可以借由我们的头脑和双手而达成吗?东西、关系和概念显然都是无常的,它们只会令我们不快乐……东西总有一天会毁坏,会消失;关系不断地在产生摩擦,终有一天它也会结束;概念和信念也都没有永恒性。我们在这些东西里面寻找快乐,浑然不觉它们都是无常的,因此痛苦才会永远伴随着我们。
  若想发现快乐的真谛,就必须探索自我认识是怎么一回事。自我认识是没有结尾的。河流真的有源头吗?每一滴水都会促成河流的形成。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找到快乐的源头,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只有投入自我认识的洪流里,你才会找到快乐。
跟心智活动无关的快乐
  我们可以不断地变换我们的享受方式,不断地从某种精致的思想转换到另一种,但核心从未改变过,那个“我”永远在那里——其中总有一个“我”在那里享受,追求快乐,不断地挣扎,变得越来越风雅,但从不想停止自己的活动。只有当这个“我”的所有细微活动止息之后,才能出现无法求得的至乐——一种没有痛苦也不会被染指的喜悦。当心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活动时,那名经验者、观察者和思想者就消失了,然后才能发现无法被染指的快乐。我们的心永远都在追求永恒的快乐,但渴望快乐能延续下去就是一种腐化的心态。若是能了解人生的整个历程而不去论断对错,那么不属于你我的那种富有创造性的快乐就会出现。那种快乐就像阳光一般,如果你把它占为己有,它就不再是明亮、温暖、能滋养万物的阳光了。同样地,如果基于痛苦而渴求快乐,因为失去了某个人或一事无成而追求快乐,那么你的追求就是一种反应。快乐是跟心智活动无关的,因此你的心必须停止追寻。
了解痛苦的起因
  我们为什么要探讨快乐是什么?因为我们都是不快乐的一群人,我们的心充满着挣扎、虚荣、琐碎的念头和痛苦的情绪,我们的周围堆满了毫无意义的东西。
  虽然我们有渊博的知识,虽然我们有钱,有汽车,有许多丰富的经验,住的是豪宅,而且多子多孙,我们仍然不快乐。就因为我们不快乐,所以才会被那些承诺快乐愿景的人——政治、经济或宗教上的领袖所操控。
  受苦的人去探讨快乐这件事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对痛苦的起因有没有了解才是真正的重点。痛苦一消失,快乐就出现了,但是当我意识到它的时候,就不再是快乐了。因此我必须了解痛苦是什么。如果我的心一直在追求快乐,一直想逃离痛苦的感觉,我还可能了解痛苦是怎么一回事吗?如果我真的想了解痛苦这个东西,就不能排斥它,替它找借口,责难它,拿它和别的东西相比;我必须与它彻底共处,并且深入地去了解它。
  如果我懂得如何倾听,就会了解什么是快乐。我必须学会倾听心中的痛苦,能够倾听痛苦,就能了解快乐是什么。
痛苦的止息
  痛苦就是哀伤、不确定感或是一种彻底孤立的感觉。我们会因为死亡、得不到赞美或是不被爱而感到痛苦。痛苦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若是不了解痛苦,心中的冲突、不幸、腐化或衰败就不可能止息下来。
  有的痛苦你可以意识得到,有的根本意识不到——一种找不着理由的痛苦。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怎么去应对可以被意识到的痛苦,我们不是借着宗教信仰来逃避它,便是去合理化它或是服一些镇静剂,否则就会借由胡思乱想、娱乐活动等肤浅的事情来逃避它。我们做尽了这一类的事,但还是无法摆脱掉那些明显的痛苦。
  另外还有一种承袭了数千年的无意识里的苦。即使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快乐,而且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得到了,但苦的根还是无法拔除。因此当我们谈到止息痛苦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指的就是把所有的苦恼止息下来,包括表层的和潜意识里的。若想止息痛苦,你的心必须清晰单纯。做一个单纯的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必须具备高度的智慧和敏感度才行。   
自我意象会导致痛苦
  为什么要把烦恼划分成轻重、主要或次要?能深入地理解任何一个小问题,便可能揭露所有的问题。譬如愤怒、忌妒、羡慕或怨恨之类的烦恼,我们都很熟悉了,若是能深入愤怒这个问题而不把它搁置一旁,会发生什么事呢?你会愤怒是因为你受伤了,你为什么会受伤?因为有自我重要感,不是吗?可是你为什么会有自我重要感?
  你对自己设定了一些想法、形象或是应该怎么样的标准,但是你为什么会替自己制造出一些形象来?因为你从未真的研究过自己。我们总认为自己应该符合某种理想,譬如当个英雄之类的事。心中会生起愤怒,就是因为这个形象受到了攻击,然而我们对自己所抱持的看法,正是对自己的真相的一种逃避。如果能观察到自己的真相,就没有人能伤害到你了。
  譬如一个人在说谎,而别人也指出他在说谎这个事实,这时此人如果承认自己在说谎,就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但此人如果假装自己没有在说谎,自然会因为别人的指责而感到愤怒。因此我们总是活在由观念所建构的世界里,我们从未活在实相里。若想观察到实相是什么,就不能有批判、衡量、意见或恐惧。  《生命之书》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著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