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往事 发现

拯救大遗址

  • 日期:20110330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丹凤门保护展示工程方案
  麟德殿遗址局部
  经过数次战乱的洗劫,公元904年,大唐王朝决定迁都洛阳,大明宫最终荒废。
  但是它对于后人的吸引力,千年以来从未有过消褪。从宋代开始的文人学者都在穷尽自己的想象,来描绘这个中古时期伟大的建筑奇迹。
  这种追忆一直延续到了公元2010年。这个沉睡了千年的古老生命,正在被逐渐唤醒。但是面对大明宫残存的一堆堆夯土,今天的人们怎样才能完成这个梦想呢?

  □做为中国大遗址保护的一次重要探索,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仅仅是对于丹凤门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就产生了数十份风格迥异的设计构想。

  丹凤门遗址之所以得到了如此众多的关注,缘于它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公元662年,丹凤门开始修建,到它完成之日起,便成为了大明宫的正南门。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都创下了历代都城门阙之最。
  然而,在经过了极致的鼎盛和最终的沉沦之后,它留存至今的仅仅剩下了门道的遗迹。
  这就是东方土遗址的现状,当其上部的建筑物消失之后,留给后人的往往只是一些夯土基址,而这些基址同样也非常脆弱。
  土遗址的保护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
  那么该如何才能保护住这脆弱的遗址呢?
  大明宫遗址保护和改造办公室副主任王西京介绍:丹凤门遗址作为皇宫城门,而且五个门洞非常雄伟,有必要把它的全景给大家展示出来,所以首先要建馆。
  通俗地说,建馆保护就是用一个博物馆式的建筑将遗址包裹起来,这样不仅保护了遗址,还便于参观展示。然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的设想中,应该突破常见的博物馆形式,力图体现丹凤门当年的地位,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创意。
  因为历史上关于丹凤门的记载寥寥无几,于是张锦秋精心研究了多位著名专家对唐代明德门的复原设计,以及宋代有关城门构造的历史资料,最终绘出了自己想象中的丹凤门。
  在张锦秋眼中,这仅仅是对于唐代丹凤门的一种推理设计,但是它却触动了大遗址保护中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复原建筑,这在国际上被视为遗址保护领域中的禁区。
  为了避免复原建筑的嫌疑,在丹凤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张锦秋一反常态地没有使用唐代宫廷建筑应有的丰富色彩,而是突破地使用了单一的颜色,象征西北高原生命之色的土黄色。
  这种独特新颖的构想,成为了丹凤门的最终方案。然而,下一个难题马上接踵而至,要在遗址上建造这座体量超过天安门的巨大建筑,如何才能不对遗址造成任何损害呢?
  根据国际遗址保护的准则,要求在遗址上面所做的构筑物或建筑物,必须是可拆卸式的,不能做永久性的。这就是实施遗址保护工程的难度所在。
  出于对文物保护的尊重,张锦秋采用了钢结构搭建丹凤门的主体,而城楼的屋顶、斗拱、檐柱、梁枋等唐代建筑形制,则使用轻型铝镁锰合金板制作完成。同时把整个建筑体积放大,为遗址形成了一个人工保护屏障,并达到了国际公约中建筑可拆卸式的要求。
  今天的丹凤门遗址保护和展示工程,集保护、展示、博物馆功能于一体。张锦秋,这位精于唐代建筑的大师,将她设计生涯中的又一力作奉献给世人。

  □来自国际上的设计机构,在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和展示中,也进行了一次次探索和尝试。

  紫宸殿作为皇帝的正寝,是大明宫中最为显贵的宫殿之一,武则天曾经在此垂帘听政。但是,面对现今残存的夯土遗址,国际设计师又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
  在经过前后共八轮的提案之后,完美的紫宸殿设计方案依然没有出现。
  当澳大利亚设计团队交来又一个方案的时候,遗址公园的建设者们感觉眼前一亮,转机终于出现了。
  断续的钢结构轮廓,既不损伤遗址,又能展现当年宫殿的气势。而在其间种植树木,紫宸殿的景观也因此而四季变换,古老的大唐宫殿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但就是这个让很多人为之兴奋的设计方案,曾经一度面临流产的境地,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种植在其间的树木。在遗址上种树,是文物保护领域的兵家大忌。
  因为随着树木的生长,它们的根系会深入地下,直接对遗址本体造成损害。
  这是一次艰难的抉择。如果不种植树木,紫宸殿的设计就失去了画龙点睛之笔,它的意义会大打折扣。但是种植树木确实有可能对遗址造成破坏,这绝对是无法接受的结果。在无数次的论证之后,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终于找到了。
  为了不破坏遗址,建设者在原来的基面上铺了一层钢丝和纤维所做的网子,以确保大的树根扎不下去。
  这张大网的专业名称叫阻根膜,在它的上面建设者们还铺设了厚达数米的覆土层。如此一来,阻根膜和覆土层就像双保险一样,确保了树根无法穿透到遗址之上,充分保证了遗址的安全。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的重点,就是完整地展示整个唐代大明宫的规模以及宫殿格局。建设者们意识到一个问题,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还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水系。

  事实上在当年的大明宫内,有一处名为太液池的湖泊。在大唐帝王的心目中,自己居住的宫殿应该浓缩天下的精华,因此太液池就是帝国版图中海洋的象征。
  然而,今天摆在他们面前的却只剩下一个污水池塘,又该如何对它进行保护和展示呢?
  根据太液池遗址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了——那就是恢复唐代太液池的水面。
  但是,这种做法会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湖水的常年渗透,势必会对太液池遗址以及湖边的建筑遗址产生侵害,同时,未来也无法再进行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保护和展示仿佛位于天平的两端,人们又要经历一个两难的选择。
  终于,在多次论证之后,一个特别的方案诞生了。
  太液池底保留原有淤泥,并且在淤泥上覆土筑底,将现在的湖底和唐代的湖底完全隔离,保护了遗址不受湖水的侵蚀,也不会对未来的考古发掘造成障碍。这一做法使得现代水面向内缩进了20米,成为一个缩小版的太液池。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设计建设过程中,类似的协调兼顾数不胜数,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次都像一次阵痛,但正是这种阵痛,促成了中国大遗址保护和展示手段的成长。

  □大遗址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建筑格局与规模,历年的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要把这些文物展示给公众,传达出上面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博物馆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载体。

  为了这座博物馆的诞生,它的建设者曾经历尽坎坷。
  在最早的设计中,大明宫博物馆是一座地上建筑。因为顾及到日后考古工作的需要,便将它转移到了没有遗址的地点,成为了深达12米的地下建筑。这一巨大的改变,使得从设计到施工的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实公园内所有项目的建设,都要求以不破坏遗址和预留考古空间为第一原则,与通常意义的建设完全不同,这里的施工被形容为“带着镣铐的舞蹈”。
  此外,为了普及考古知识,一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考古探索中心,纳入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为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考古探索中心没有重新修建,而是在原址旧仓库的基础上,进行内部和外部改造,并且聘请英国牛津大学对展陈内容和表现手段进行了全面的设计。
  建成之后的考古探索中心,在对考古学进行全方位展示的同时,成为了青少年亲身动手参与考古过程,体验考古带来乐趣的场所。
  唐代的大明宫,不仅仅是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也不仅仅是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在它里面还包含着大量的历史和文化故事,这种无形的信息,除了用简单的文字介绍,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来传达这些内容呢?
  遗址公园的建设者们找到了一种形式——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地点,用雕塑的手法来还原一千多年前的场景。
  当人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那些充满唐朝文化色彩的雕塑,为参观者的联想提供了基础,此地此景,千年以前的宫廷生活仿佛就在眼前,瞬间有时光倒流之感。

  □尽管在展示方面已经做了如此大量的工作,但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设计建造者们依然觉得不够完美,现在的设计可以让参观者们体会到某处建筑的恢弘,但对于这样一个近四倍于故宫大小的宫殿遗址,仍然缺乏全面的感知。于是,一个新的想法产生了:复原出当年整个大明宫的建筑图样。

  这个任务艰巨之程度似乎难以实现。
  唐大明宫从公元904年开始荒废至今,已经整整过去了1107年,如今它给人们留下的只有残砖片瓦,以及一道道夯土的遗迹。
  史料的残缺,考古依据的不完整,成为了研究人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经过艰难的考证之后,转机出现了。隋代太极宫的宫殿、城门的形制和尺度与大明宫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正是依靠这个发现,使得大明宫的复原研究得以顺利进行。虽然这个推断可能与当年的建筑有些出入,但这已经是目前的研究能够达到的最大极限。
  一年之后,一套详细的复原研究图纸送到了大明宫建设者们的手中,这套完整的复原图纸让他们的一个理想得以实现,那就是以此为基础,建造一个可以让参观者穿行其间亲身体验的微缩版唐代大明宫。
  微缩大明宫完全采用唐代的建筑工艺,以纯手工一砖一瓦一木地进行搭建,将祖先土木结构的建筑艺术完整地展现给世人。
  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盛大开园。
  如今,汉长安城、秦阿房宫遗址公园的规划也已经纳入了轨道。一场史无前例的全国大遗址拯救工程,正在进行时。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