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山东法制报>要闻 第1版

教师节变味,谁解“红包”焦虑症

  • 日期:20120911
  • 作者:
  • 来源:山东法制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又到教师节,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演变为两难的道德考题。连日来,记者在上海、江苏、辽宁等地调查发现,在一些热点中小学,一边是家长苦恼送不送礼、送多少,一边是老师纠结收不收礼、怎么办,双方均患上“ 红包” 焦虑症:理想教育的天平承载不了越来越重的红包。

    国务院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家长苦恼、老师纠结”的“教育红包” 为何严禁难止?如何维护师德尊严,重塑健康纯洁的师生关系呢?

    “教育红包”渐渐升级,家长老师焦虑加剧?

    这几天,对女儿小学二年级开学的喜悦还未散去,上海的包小明开始犯愁教师节给老师送什么礼。鲜花贺卡不实惠,现金和卡太直接。经过反复挑选,她为老师准备了两罐精品龙井,既有文人雅趣,价格也很到位。“给老师送礼最麻烦,既要保面子,又要顾里子!”和包小明一样犯愁的家长不在少数。记者采访发现,教师节送礼的重灾区主要是各地的一些知名中小学,对象集中在语数外等主科老师和班主任。沈阳市一所热点小学的王老师说,新学期开学以来,全班 40名学生,超过一半的家长都送了礼,普遍价值数百元,还有的直接拿信封送现金。

    面对接踵而来的“红包”,很多老师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般满心欢喜。“家长的红包越厚,老师的压力越大!”南京白下区一位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老师说,拒收家长红包时常拉拉扯扯,有时还有学生在旁,场面非常尴尬。有时虽然拒收成功,但明显感觉和家长的关系疏远了。“有时候家长送的礼物实在退不回去,心理压力会非常大。该怎么对待孩子,学习管理和生活照顾到什么程度,就怕拿捏不好,都快得强迫症了!”

    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大米、腊肉,到 90年代的鲜花、水果,再到新世纪的现金、购物卡,随着礼物逐渐升级,教师节开始变味。北京一所知名小学的学生家长透露,随着现金和卡数额增大,为了规避风险,这几年流行给老师送旅游,“开始是国内游,后来是出国游,没个三四万元根本拿不下!”

    不断升级的“ 教育红包” 让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不再纯洁。“开学才3 天,就学生座位问题,一年级8 个班主任所接的电话短信不停,甚至有家长直接要求给孩子安排4排2 座,即靠讲台中心的位置,并表示教师节一定好好‘感谢’老师。”上海一位全国劳模小学老师说,面对这样的暗示或礼物,自己会坚决拒绝,不然班级的正常教学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家长苦恼老师纠结,红包为何严禁不止?

    对于收红包这种严重违背师德的行为,相关部门态度明确,禁令不断。 2010年12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业界称为“八不准”禁令,其中规定老师“不准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其他财物。”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相关意见,评价老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情节恶劣的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撤销教师资格。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家长苦恼、老师纠结、法规严禁,“教育红包”如同癌细胞一样逐渐扩散,侵入教育肌体。仔细分析“红包癌症”病因,内因和外因交织下,一条教育寻租链条清晰可见。

    “送和不送真的不一样!”包小明的女儿四年前上幼儿园,开始在幼儿园总是吃不饱,回家常喊“饿死了”;后来送了红包,老师总是加餐,女儿回来就说“撑死了”。

    湖南的初中生家长苏先生给记者分析了给老师送红包的诸多好处。 “ 很多教育资源都掌握在老师手里,比如评三好生、当班干部,特别是‘小升初’推荐优秀生,老师和班主任一般都有几个名额。”苏先生说,要想老师青睐自己家孩子,平时和老师处好关系很重要,而每年的教师节就是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

    “教师收红包是中华传统文明和当前社会规则共同作用的结果。 ” 沈阳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佟雨臣说,虽然“教育红包”只是部分地区、部分学校、部分老师的行为,但这些个体行为已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教育声誉,还容易引发学生的攀比心理、投机心理,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应该坚决禁止。

    维护师德尊严,关键守住底线

    相关专家、家长认为,遏制“教育红包”升级、泛滥,首先老师要加强自律,守住道德底线,重树师德尊严。此外,应进一步细化相关禁令,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教育部门也应联合家长、媒体等社会各界构筑师德监管网,加强监督执法,把师德“一票否决”举措落到实处。

    “因为有部分老师‘送与不送不一样’,所以才会有家长认为‘送总比不送要好’,教师节变味,老师要负主要责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任远教授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坚定信仰和纯洁师德,不能以普遍行为、社会风气等借口,降低了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要求。

    在欧美一些国家,公立学校老师收受家长、学生的礼物超过一定金额,即可判为受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尽管中外国情不同,但维护师德尊严、教育公平的理念是一致的。遏制“教育红包”泛滥,除了加强教师自律外,更要推进立法,把当前的师德禁令具体化,如规定老师收受财物达到多少数额即犯受贿罪,提高法规的可操作性。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经常自己掏钱给学生买本子、买字典,这种温暖的感觉令人怀念。”南京的姚峰表示,以前,红包很轻,但老师对学生的爱很重;如今,红包厚了,老师的爱却轻。“期盼老师和家长携手,共同维护师德师风,重塑纯洁美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

    新华社记者 凌军辉  王莹  仇逸

    孥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孥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孥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孥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