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撑起“致富伞”

聊城菇农试水推广羊肚菌

2021-04-06 作者: 高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高 田
   本报通讯员 夏萌萌

  3月30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于庄村于法宪的菇棚里,一朵朵褐色的羊肚菌钻出了土层,羊肚菌的采摘时间很短,只有两三天时间,经过初步估算,于法宪两个菇棚亩产800斤,亩均纯收入可达五万元。
  于法宪是东昌府区堂邑镇知名的食用菌育种“大咖”,从事平菇菌种培育和技术推广三十多年,周边不少村民在于法宪的带领下发展平菇种植。“平菇种植技术难度小,产量高,需要的劳动强度大,但价格不高,村民增产不增收。不少年龄较大的菇农放弃平菇该种其他作物。”于法宪说。
  在食用菌推广过程中,于法宪接触到了食用菌品类中的“贵族”羊肚菌,从2015年开始,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学精神的于法宪来到了武汉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学习羊肚菌的制种和栽培技术。2017年,于法宪承包了两个蔬菜大棚,结合聊城本地气候条件开始进行摸索性栽培。第一年试水,于法宪失败了。就在于法宪为技术瓶颈一筹莫展时,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家主动上门服务,为他送来了技术指导。
  “第一年就赔了两万多块钱,产量上不去,温度和湿度没有控制好,出菇不均匀。”于法宪回忆说。身为一个老菇农,于法宪并没有气馁,第二年他继续开展实践,新上了温度、湿度智能传感设备,同时加设了微喷系统。
  “点开手机就能看见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一旦温度过高就得赶紧给蘑菇通风降温,春天空气干燥,湿度下降了,打开开关,菇棚上方的微喷设备就能喷出来细细的水雾,十分方便。”于法宪指着微喷设备说。仅微喷设备亩均投资就达五千多块钱,借助科技手段,让老于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直到去年,于法宪的羊肚菌产量达到了八百多斤。羊肚菌采收完后,于法宪又在菇棚内培育了夏季平菇,每亩又多增收两万多元。
  “去年11月份天冷开始下种,年后天气回暖开始陆续出菇,羊肚菌最适宜的温度是7度到20度,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死亡,影响产量,整个种植过程只需要喷一两遍水。种植周期短,管理简单,效益还高,连续两年种植产量稳定在亩产八百多斤,我们聊城的环境气候也能培育出高品质的羊肚菌,我试验成功了,才能有信心向乡亲们推广这个新玩意儿。”于法宪说。好东西不愁销路,记者采访期间,不断有收购商打来电话想要收购羊肚菌。
  在于法宪的菇棚里,同村村民曲伟荣和于法孟在帮忙采摘羊肚菌。“于老师连续两年种植羊肚菌能赚到钱,这不我们来白干活儿也顺便‘偷师学艺’。”曲伟荣笑着说。曲伟荣和于法孟都是于庄村的平菇种植户,今年她打算采摘完平菇后跟随于法宪改种羊肚菌。
  在于法宪的带领下,东昌府区侯营镇、张炉集镇和莘县的一些种植户开始尝试种植羊肚菌,据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统计,目前东昌府区羊肚菌种植面积近百亩。
  今年于法宪还申请成立了荣伟家庭农场,准备在羊肚菌规模化种植上大显身手。“冬暖式大棚保温性好,提前一个多月种植,可在春节期间采收,每斤羊肚菌的价格能提高到一百二十多元每斤,收益可增加一倍,管理得当,一亩地纯收入能达到八九万块钱。”于法宪正四处寻找可租赁的冬暖式大棚时,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石凤全积极帮其协调了一处有二十多个闲置冬暖式大棚的农场,双方正在协商中。
  石凤全告诉记者,近期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将组织食用菌种植户和部分村干部召开羊肚菌种植现场会,继续加大羊肚菌栽植扶持力度,全力为菌户搞好技术服务,争取将产量再提升,让更多的老百姓靠种植羊肚菌走上致富路。
  □ 本报记者 高 田
   本报通讯员 夏萌萌

  3月30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于庄村于法宪的菇棚里,一朵朵褐色的羊肚菌钻出了土层,羊肚菌的采摘时间很短,只有两三天时间,经过初步估算,于法宪两个菇棚亩产800斤,亩均纯收入可达五万元。
  于法宪是东昌府区堂邑镇知名的食用菌育种“大咖”,从事平菇菌种培育和技术推广三十多年,周边不少村民在于法宪的带领下发展平菇种植。“平菇种植技术难度小,产量高,需要的劳动强度大,但价格不高,村民增产不增收。不少年龄较大的菇农放弃平菇该种其他作物。”于法宪说。
  在食用菌推广过程中,于法宪接触到了食用菌品类中的“贵族”羊肚菌,从2015年开始,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学精神的于法宪来到了武汉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学习羊肚菌的制种和栽培技术。2017年,于法宪承包了两个蔬菜大棚,结合聊城本地气候条件开始进行摸索性栽培。第一年试水,于法宪失败了。就在于法宪为技术瓶颈一筹莫展时,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家主动上门服务,为他送来了技术指导。
  “第一年就赔了两万多块钱,产量上不去,温度和湿度没有控制好,出菇不均匀。”于法宪回忆说。身为一个老菇农,于法宪并没有气馁,第二年他继续开展实践,新上了温度、湿度智能传感设备,同时加设了微喷系统。
  “点开手机就能看见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一旦温度过高就得赶紧给蘑菇通风降温,春天空气干燥,湿度下降了,打开开关,菇棚上方的微喷设备就能喷出来细细的水雾,十分方便。”于法宪指着微喷设备说。仅微喷设备亩均投资就达五千多块钱,借助科技手段,让老于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直到去年,于法宪的羊肚菌产量达到了八百多斤。羊肚菌采收完后,于法宪又在菇棚内培育了夏季平菇,每亩又多增收两万多元。
  “去年11月份天冷开始下种,年后天气回暖开始陆续出菇,羊肚菌最适宜的温度是7度到20度,温度过高过低都会造成死亡,影响产量,整个种植过程只需要喷一两遍水。种植周期短,管理简单,效益还高,连续两年种植产量稳定在亩产八百多斤,我们聊城的环境气候也能培育出高品质的羊肚菌,我试验成功了,才能有信心向乡亲们推广这个新玩意儿。”于法宪说。好东西不愁销路,记者采访期间,不断有收购商打来电话想要收购羊肚菌。
  在于法宪的菇棚里,同村村民曲伟荣和于法孟在帮忙采摘羊肚菌。“于老师连续两年种植羊肚菌能赚到钱,这不我们来白干活儿也顺便‘偷师学艺’。”曲伟荣笑着说。曲伟荣和于法孟都是于庄村的平菇种植户,今年她打算采摘完平菇后跟随于法宪改种羊肚菌。
  在于法宪的带领下,东昌府区侯营镇、张炉集镇和莘县的一些种植户开始尝试种植羊肚菌,据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统计,目前东昌府区羊肚菌种植面积近百亩。
  今年于法宪还申请成立了荣伟家庭农场,准备在羊肚菌规模化种植上大显身手。“冬暖式大棚保温性好,提前一个多月种植,可在春节期间采收,每斤羊肚菌的价格能提高到一百二十多元每斤,收益可增加一倍,管理得当,一亩地纯收入能达到八九万块钱。”于法宪正四处寻找可租赁的冬暖式大棚时,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石凤全积极帮其协调了一处有二十多个闲置冬暖式大棚的农场,双方正在协商中。
  石凤全告诉记者,近期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将组织食用菌种植户和部分村干部召开羊肚菌种植现场会,继续加大羊肚菌栽植扶持力度,全力为菌户搞好技术服务,争取将产量再提升,让更多的老百姓靠种植羊肚菌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