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上楼后,旧的生活习惯如何与新社区相适应?在法律空白地带,村规民约为寿光带来巨变——

村规民约,“约”出农村新生活

2015-01-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戴玉亮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王 兵

  小路干干净净、庭院整洁清新,每隔100米就有一处垃圾回收装置。记者在寿光市圣城街道后朴里社区看到,村民们自觉地将垃圾放到垃圾桶内。
  “以前村里可是脏乎乎的。”村民李安春说:“有些人乱扔垃圾,甚至将污水倒在家门口。时间长了,垃圾成堆,路面结冰,自己出门都受影响。”
  自从村规民约里规定了村民打扫卫生这条后,村里变了。“村民负责自己区域内的卫生,大检查达到标准的,每户每年奖励500元,达不到标准的每户每年罚款1000元。”后朴里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安源说。
  2010年,后朴里社区将“卫生保持”列入了《村规民约》。2014年,在大多数村民代表的提议下,又将该条进行了完善,奖罚明晰。目前,后朴里社区绝大多数家庭得到了500元的卫生奖励,只有极个别的家庭因为清扫不彻底被开了罚单。
社区管理“积分制”
  站在洛城街道中南社区付国海家往外看,弥河波光粼粼,绿树、草坪围绕着楼房。走在小区里,不见一个纸片、塑料袋。“我们这个小区管理得很好,风景也好,家里取暖也很好。社区说干什么,村民都积极响应。”付国海说。
  中南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经理李清涛告诉记者:“社区第一次征收物业费,1700多户的费用两天内就收齐了。”
  中南社区是三个村回迁成立的,2013年9月入住。刚开始,一些村民的行为让李清涛非常头疼。
  李清涛调出一段录像给记者看:某个晚上,一个人来接他一个朋友。那人出来后狠狠地把一个栏杆踹倒,然后上车走人。
  监控录像还记录下了其他与社区不和谐的情况,如破坏公共设施,楼道内乱放物品等。
  怎样才能把这些不良行为改掉?社区决定制定村规民约。据中南社区党委副书记孙光诚介绍,村规民约里有许多禁止性的东西,如不得乱扔垃圾等。但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些陋习还是没有改。
  “村规民约太笼统,只禁止村民干什么,但没有处罚措施,因为社区没有处罚权。”孙光诚说,后来社区又想出了实行积分制。比如,在公共部位改建的扣10分,不听劝阻的扣50分等,并把处罚通知在每个单元的通告栏里公开。
  中南社区把村规民约细化到每个行为,处罚与积分挂钩,1分10块钱。同时,积分和年终福利分红再挂钩。“与个人利益挂钩后,村民开始自觉了。现在你看我们这个小区,多有秩序!”中南社区党委委员邵明贵说。
男女平等写进村规
  “俺家两个女儿也能入族谱了,谁再干涉就是违反村规民约。”双王城生态经济区李家坞村村民、纯女户侯砚美对记者说。
  去年11月底,李家坞村展开村规民约大讨论,把“女孩信息入家谱”、“男到女方入户享受当地村民同等待遇”等内容添加到村规中。现在走在街上,侯砚美觉得腰板更直了。
  “新村规更好用了。”李家坞村妇女主任李增芬称,以前的村规民约简单、含糊,操作性差。经过全体村民多次讨论,这次村规修改坚持男女平等、移风易俗的原则,决定在村务管理、家庭生活、户籍管理、土地承包、集体利益分配、家谱编纂及婚丧祭祀等方面,男女享受平等待遇。
  李家坞村规还规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取消该家庭享受村内福利的权利。“这对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太有帮助了。”李增芬说,村规民约让计划生育工作从原来单纯的政府他律,变成了村民自律、村民相互监督、政府他律“三位一体”的格局,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大家的生育观念。
  李增芬注意到,在村规修订过程中,村民们格外关注福利待遇和民俗改革。“我们充分保障女性村民的发言权,每次讨论女性代表比例都在四成。女性有了发言权,男女平等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李增芬称。
从“比厚葬”到“攀厚养”
  “与许多农村一样,过去的西刘营村,但凡哪家老人过世,都会有吹喇叭、烧纸钱、烧纸马车、摆馒头祭的,不仅花样繁多,且攀比之风越演越烈。自打将‘厚养薄葬’纳入村规民约后,村里白事大办的现象再也没有了。”稻田镇西刘营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刘荣阁说。
  2011年12月,西刘营成立了移风易俗小组,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制订了《丧事从简改革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并纳入村规民约。
  “我们村禁止重殓厚葬、大操大办,要求统一到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禁止在村内摆设灵堂、吹喇叭、摆宴席,不准披麻戴孝、三拜九叩,并对每位逝者家庭给予500元补助。”刘荣阁说,当时挨家挨户下发规定,并带领村民与殡仪馆签署协议。自此,该村与“丧事大办三天”等陈旧习俗彻底告别。
  为方便老人生活,西刘营新社区建成后,楼房分发时老人优先,75周岁以上老人家庭可优先选择一楼。村里还定期组织给老年人免费查体,春节、中秋等节日,老年人会分到过节物资。村里还为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入了人身意外保险。
  “现在村民们也在改变传统的表孝心方式,思想上逐渐从‘比厚葬’转变到‘攀厚养’。”西刘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专奎说。
  目前,“厚养薄葬”、“丧事从简”已经在寿光大多数农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