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视窗

定期取样测土,科学施肥——

家庭农场“护土”有方

2014-07-04 作者: 单辰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单辰 戴玉亮

  6月30日,在位于寿光市大西环的顺泰家庭农场,刚被换下来的滴灌设备摆在院子里,输送带也捆了起来,准备当作废品处理。
  大水漫灌往往伴有过量施肥,对土壤伤害很大。在寿光市第一批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中,滴灌技术迅速发展。“2011年,农场作为试点区,全部安装了滴灌设备。”顺泰家庭农场工作人员范玉玲说,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滴灌设备对水肥要求过高、易堵孔的缺点慢慢暴露出来。
  “堵了孔,水肥浇不上,再好的地也没产量。”范玉玲说,寻找一种保护土壤、改进滴灌缺点的灌溉模式在当地已经被列上了日程表。
  2013年,在滴灌的基础上,寿光推广了水肥一体化与微滴灌相结合的“膜下微喷”灌溉模式,解决了原有滴灌孔径过小易堵塞的问题,又保证了作物对水肥的充分利用。今年6月,顺泰家庭农场一次性投资6万余元,将农场内60个大棚全部更换为微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
  据顺泰家庭农场负责人贾崇山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了温室内空气湿度,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每亩土地农药用量减少了15%至30%。可控的水肥配比,杜绝了土壤盐渍化和酸碱失衡。成熟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保证了大棚内土壤的长期健康状态。
  2012年,顺泰家庭农场7号棚内的锦玉甜瓜长势不好,口感、产量都不达标。贾崇山立即取了土样送到检测中心,检测显示:土壤钾元素含量过低、氮元素含量超标,并有中等程度板结。
  知道“病因”后,贾崇山马上在7号棚追施了高钾水溶肥,但效果仍不理想。
  “之前一直按照氮磷钾1:1:1的比例冲施,却忽略了甜瓜对钾元素要求高的特点。长期错误的施肥模式,导致了土壤恶化。”贾崇山说。
  3个月后,贾崇山再次对棚内土壤取样进行了检测。“缺什么补什么。”贾崇山说,通过采取改进措施,7号棚内的土壤逐渐恢复正常。
  “今年7号棚的甜瓜产量高,口感也特别好,卖得不错。这都是提前测土、按方施肥的功劳。”范玉玲说,现在顺泰家庭农场的60个大棚,每3个月进行一次土壤检测,随时调节。
  无独有偶。在台头镇尚勤家庭农场,侯尚勤刚栽种不久的60亩树苗和40亩玉米长势正旺,“我每年至少测土2次,施肥从不盲目追量。目前来说,100亩地虽然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依然很有活力。”
  “合理施肥,并不是说化肥一无是处、一点都不能用。”侯尚勤说,应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肥料种类及蔬菜需肥特性,确定合理的肥料配方、施肥量或施肥方式。
  “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台头镇华建家庭农场负责人侯建民说,化肥做基肥时要深施并与有机肥混合,做追肥要少量多次,并避免长期施用同一种肥料,特别是含氮肥料。
  “2010年菜博会上,了解到生物菌肥以后,我们马上在农场内小规模试用。”范玉玲说,经试验,施用生物菌肥的大棚产量提高,土壤明显松软肥沃。由此,农场施肥开始以生物菌肥为主,复合肥为辅。
  “就像人一样,总吃一种食物必然会导致体质差,缺乏营养。”贾崇山说,合理搭配,营养均衡,才能有个好肠胃,对土地来说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