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山东法制报>检察专刊 第三版

检察法医:让真相还原,让证据说话

  • 日期:20180829
  • 作者:
  • 来源:山东法制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法医这一职业历来充满神秘感。他们的一纸鉴定,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的定性,关乎着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与未来。2001年7 月,张奎勇大学毕业后考进淄博市张店区检察院,在法医岗位一干就是 17年。

    “断裂的鼻骨粘膜处呈现萎缩征象,应为骨折后粘膜神经、 血管损伤引起血供减少所致,完全符合陈旧性损伤的病理特点……”技术科科长张奎勇一口气向在场的医学专家提出了4 条认定“骨折为陈旧性损伤”的依据。

    检察技术可谓是检察工作的“ 杀手锏”。统计资料显示,受理审查逮捕、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有三分之一强的案件中存在人身伤亡的情况,检察技术人员要对伤亡鉴定、医学检材进行“再审把关”。

    2018年3月的一天,在淄博一监狱服刑的李宏亮、李宽因生活琐事发生争执,李宏亮一拳打在了李宽的鼻子上,瞬间鼻血飞流。X 线透视检查显示:李宽鼻骨骨折!

    为慎重起见,监狱机关又通过一家市级医院对李宽进行CT 检查,依然被诊断为双侧鼻骨骨折。同年4 月,淄博监狱委托淄博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对李宽的伤情损伤程度进行鉴定,并对李宏亮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进行刑事侦查。

    根据指派,张店区检察院法医张奎勇担当重任,作为第一鉴定人展开法医学检验工作。区分甄别新、旧损伤历来是法医鉴定的重点和难点。他仔细查看了当日监控录像,询问了相关证人,查看了李宽头面部伤情,最终还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对CT 片、X 光片的比对分析上。通过观察分析断裂的骨端状况、鼻骨粘膜萎缩程度、骨折处软组织损伤、肿胀征象及相隔16 天的CT 片骨折征象对比等,基本排除了李宽当天骨折的可能性,认为该骨折应为陈旧性骨折。

    “每一起鉴定,我们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为稍有差池,就可能引发冤假错案。”张奎勇如是说,带着疑点,他又到医院调出对李宽检查的所有影像资料,邀请有关专家会诊分析,确定了李宽鼻骨骨折系陈旧性骨折的判断,最终出具了轻微伤的鉴定意见,有效避免了一起错案的发生。

    工作之余,张奎勇将亲手经办的案件和自己对鉴定标准条文的理解加以总结,撰写的《 MRI检查在隐匿性骨折鉴定中的应用》和《 23例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中CT 造假图像的识别》等多篇文章在国家级期刊刑事技术和法医学杂志上发表。以副主编身份参与撰写了《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头面部影像学》《 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影像学》 及图谱三本著作,填补了我国法医影像学的空白。

    法医检案,不仅要有过硬的职业技术,更要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去实现。

    “一纸定乾坤、流程不透明、权利义务告之不充分,释疑不到位,是当事人产生猜测、怀疑的根本原因。”该院检察长李继东,一语道破了当事人常常对法医工作不信任的症结之所在。对此,张奎勇主持制定了《法医检案公开制度》,推行阳光鉴定,提出“四告知、三坚持”工作模式。“四告之”即及时向当事人告知受理范围与委托程序、办理的过程与条件、权利与义务、审查或鉴定意见;“三坚持”即坚持事先征询当事人意见、坚持让当事人聘请专业人员或律师、坚持法医亲自答疑解惑。

    意外死亡事件由于事发突然,死者家属一时接受不了,往往会采取过激行为。

    2013 年,某监狱服刑人员栾某突然死亡,死者家属对监管单位极不信任,情绪异常激动,请求检察机关介入查明真相,还死者一个公道。

    张奎勇说,整个解剖鉴定过程,他们告知权利义务,实行了鉴定人员资质、鉴定程序、检验过程、鉴定结论“四公开”,进行全程照相、录像并力求每个环节让他们现场见证。

    “亲眼见证,对于鉴定结果,我们服!”鉴定过程及结论得到了栾某家属的肯定。

    “最终打动亲属的不过是一颗诚心,让他们看到给生者也给死者一个真相的诚意。”张奎勇表示,法医鉴定专业性强,一般人难以完全看懂,鉴定结论出来后,自己都会亲自解答死者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避免办案人员转述不到位、解释不准确,造成误解,赢得了家属的信赖。

    “法医工作犹如没有掌声的独角戏,但每次让案件拨云见日、去伪存真,就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张奎勇在平凡的检察法医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一名检察干警对检察事业的无限忠诚。王凌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