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报系报刊 >>    
赶年集是种文化
日期:20090114   作者:   来源:本报讯
 
    在农村,赶年集是种文化。 现在城里有超市,农村也开 始有了,老百姓就是想出去逛逛,看看外面的世界。乡亲们在一起见见面,也是男女交流的机会,尤其是腊月廿九的那个年集。

    平时,乡下人总没有事到街上逛,叫人看不起。在沂蒙山区,游手好闲的人,称为“甩子”,就是甩着两只手到处游走的人。这个词有贬低人品的意思。如果说谁是甩子,意思就跟上海人说的“白相”、北京人说的“混混”、江苏人说的“二流子”差不多。当然,谁都不愿叫人说成“甩子”,不好听。但是赶年集就不一样了,男女老少都去,再勤快的人也要放下家中的活,那不叫逛,那叫文化生活。家里什么也没有,就抱着一只老母鸡赶集,鸡卖了,换回一点纸烛春联带回去。

    过年了,孩子们都放了假,大人们也为了讨个吉利,只要不是特别困难的家庭,只要天气晴好,小孩子就可获准去赶年集。在没什么乐趣、生活枯燥的时代,赶年集就成了小孩子一年中除春节之外最为快乐幸福、最为盼望的日子。每年的中秋节一过,小孩子就开始掰着手指头计算年集到来的日子。

    在闭塞的山村过年,只有年集使孩子们感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常常要跑十多里路去赶大集。小山村常常夹在两架大山之中,山村的集市也夹在两面是石墙的村街上。然而,一个村有集,十村八村的人都赶过来。一个二三百人的村子常常有上千人来赶集。集市刚兴起那阵子,村街总是被塞得水泄不通。怕小妮子被挤丢了,做娘的就是不让去,哭了多少遍,娘才带着上路,拉着娘的袄子,不能松手。就这样,娘仨儿上路了。常常到天黑才回家。女孩,买一枝花或一个娃娃,男孩哩,买一支枪,通常是这样。在平原县,就是刘玄德当过平原令的地方,我看到老太太们,趁赶集的当儿,一人提一个黑色皮包,走着,逛着,逛到散集再回家。

    终于有一天,我弄明白了,农村人“赶集”,就相当于“旅游”,不在乎买什么,不买什么,出门开开眼界,就和城里人的旅游差不多。当然,这是一种文化。
 
 
 >>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