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报系报刊 >>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日期:20081107   作者:本报记者 段新勇   来源:本报讯
 
    

    今年举行的西方八国集团峰会上粮食问题成为会议的一个主要议题,再 次 表明: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到2007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普遍暴涨了一倍,有的地方甚至涨了两倍,今年以来上涨势头更加迅猛。经济学家使用“农业通胀”(agflation)这个新概念,来描述多年未见的农产品持久、普遍、大幅上涨这一现象。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今年将有 36个国家面临食物短缺。经济全球化使有钱有粮的发达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摆脱粮价不断上涨的困扰。意大利市民游行示威抗议粮价上涨,美国西部、东北部消费者不满超市限量购买粮食,日本家庭主妇则四处寻觅蛋糕黄油。

    对中国这样一个有 13 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粮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今年以来的国际粮价高涨,又将粮食安全问题很现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的国情和人口决定了粮食安全必须也只能依靠自己。

    为此,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纲要》表明了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力争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缓解粮食紧张局面,稳定粮食生产。

    在国内,我们看到的是种子、化肥和农药价格的不断上涨。从去年开始,连连上涨的化肥价格就像是上飘的风筝,越飞越高。今年以来,肥价继续呈快增趋势。4月份,中国石化协会重点跟踪的 13 种化肥价,同比又平均上涨59.36%,环比平均上涨9.6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是保证市场供给、抑制通货膨胀、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顺利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温家宝指出,现在看农业形势,不仅要看国内,还要看世界;不仅要看今年,还要看长期。

    国家要想维护粮食安全,就必须要采取种种措施帮助种粮者以及种菜者提高生产的积极性,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而从河北“弃菜风波”我们看出,农民们种田的积极性正在消退,土地撂荒现象愈演愈烈。对于稳定粮食价格、抑制通货膨胀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坏的消息。

    现阶段来说,要促进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必须大幅提高粮食价格,进而提高种粮的收益。这就需要国家提高对种粮群众粮食的收购价格。保护种粮者在产粮成本加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收益而不是赔钱。用《半小时观察》的话说,就是要扶农支农,平抑粮价。

    国务院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在实质上已经再次确认了“扶农支农,平抑粮价”的政策,争取保持国内粮食供需的平衡,稳定粮价。这是一项宏观政策。在体现宏观政策的具体措施上,仍然需要继续加大对种粮产区、种粮户以及种菜户的农资补贴。这是国际上对农业支持的通行做法,也是一项被评为不损害农民积极性的有效保护措施。

    今年,山东省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实行合并发放。各市在4月 10日前,通过“山东省财政涉农补贴一本通”管理系统,将补贴资金一次性兑付给种粮农户。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据悉,2008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仍以小麦实际种植面积作为补贴计算依据。2008 年粮食直补仍按上年补贴标准执行,即青岛、东营、烟台、威海、莱芜5市每亩补贴 15元,其他各市每亩补贴14元;农资综合直补标准,青岛、东营、烟台、威海、莱芜5市每亩49元,其他各市每亩50元。

    为进一步降低补贴资金兑付成本,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益,方便种粮农民,促进春耕生产,2008 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实行合并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原则上不再随农资价格变动而变动)。合并发放的粮食直补资金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要在补贴通知单中列明。

    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做到补贴政策家喻户晓,补贴通知传达到户,补贴存折发放到户,开户信息登记到户,各项补贴张榜公布到村。各级、各部门不准擅自更改已确定的补贴数额,不准以补贴抵扣农户的任何上缴款项,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集中代领存折或补贴,不准无故拖延补贴资金兑付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扣押农民补贴存折和增加农民负担。

    要解决好粮价安全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这就一方面要提高对农民种田的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宏观调控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如果这几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那么我们所一直忧心的粮价就不会导致一场巨大的粮食危机了,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保障了。
 
 
 >>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