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沃土

人生苦闷期,有幸遇上她

2020-05-27 作者: 孙成凤 来源: 农村大众报


  三十多年前,我正处在人生的苦闷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份《农村大众》上看到一则掖县青年农民李登海带领大队科技小组研究杂交玉米种的新闻,仿佛一粒火种一下子点燃了我的激情:既然都是农村青年,别人干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学习呢?但冷静下来一想,对于这种农业高科技的东西,自己一窍不通,连听说都是头一次,而且人家又是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连登门求教都找不到路径。于是,又愁苦起来。但《农村大众》上刊登的许许多多致富信息与“农业科技园地”版却从此吸引了我。终于有一天,在这份报纸上看到农村大众报社与山东省供销社联合举办“食用菌栽培函授学习班”的启事,那将要熄灭的激情又沸腾起来。
  我带着这份报纸如同怀揣一件宝贝,奔波十几里路把16元的学习费按地址寄了过去。在时间不长的等待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描绘将来的路:开始利用庭院养一棚平菇,然后养两棚、三棚,一直发展到十棚、二十棚……然后带领左邻右舍和全村村民家家种植,让全村人都脱贫致富。不久,便收到了农村大众报社与省供销社合编的《食用菌栽培函授学习资料》,那是一本蓝色封皮的16开本的大书。我如获至宝,每天手不离卷,认真研读。幸亏高中那点物理与生物知识,读起来并不费劲。自己购羊粉、煮土豆,做起培养基,从野地里采回蘑菇做实验,竟一下子获得了成功。看到从小小玻璃试管里长出的小蘑菇,我干活更卖力,晚上只在椅子上打个盹儿。不久,又收到通知,到嘉祥县供销社参加面授。嘉祥县离家三四百里,过去只是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这也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天天还没亮,我就穿上母亲头天给准备的一身干净衣服,背上书包出发了。从滕县(那时还没改名滕州)到济宁,再转车嘉祥,一路上的风光吸引着我,又新鲜又兴奋。面授班上,我向老师展示了自己培养的菌种。老师很高兴,说野蘑菇不能吃,仅仅可作为实验。面授期间,我们参观了供销社食用菌种植基地,让我大开眼界,头一回目睹了木耳、银耳、猴头菇、金针菇等十几种食用菌的栽培。那天晚上,我在招待所的小桌子上,俯视着嘉祥县城的街道,把老师赠送的一瓶食用菌种供在面前,偷偷地在学习资料的封皮上写下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面授回到家后,我一边栽培食用菌,一边回忆这次途经兖州、济宁到嘉祥学习的经历,写了一篇不知称为什么体裁的文字,寄给了滕县广播站,结果,仅隔了一天就被一位男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节目中念了出来。它一下子成了我们村的一件大事,街上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事。只是很多人不知我的学名,猜测着“某某某”会是谁。从此,给广播站写稿成了我的一大爱好。我把在乡下看到的发家致富的实例写成消息、小通讯,源源不断地寄给电台、报社,有一天竟大着胆子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寄去一封有关农民致富后要重视家庭与村庄污染的“本台来信”,结果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了出来,受到当地宣传部门的关注,区委宣传部部长亲自到我家,鼓励我大胆地写、大胆地投。不久,《大众日报》一版“街谈巷议”栏目与《农民日报》等也陆续发表了几篇言论与散文、小说,用稿最多的当然是《农村大众》。不久,我被乡里聘用,当上了广播站的编辑、播音员,从此,踏上了文字工作生涯。
  三十多个春秋,我从一位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到成为县级报纸的主编、具有副高职称的党校教员,是《农村大众》陪着我一路前行。在人生最苦闷的时候,是《农村大众》这片“沃土”不断输给我养料、力量,是她给了我不断追求的希望。艾青说:“为什么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农村大众》,我也是如此。
  与这张报纸的缘分,绝对一部书都写不完,这不是夸张,是真心话。这有一摞摞发表在《农村大众》上的文字作证,有一摞摞的获奖证书作证,有《读者》《小小说选刊》等转载于《农村大众》上的十数篇文字作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双手合十,虔诚地向这份报纸只说两个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