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山东新闻

曲阜:厚植传统文化 打造发展新引擎

2018-12-18 作者: 梅花 陈曙光 张艳 来源: 农村大众报
  12月8日,曲阜市尼山圣境景区体验式项目——“手读”《论语》吸引了大量游客体验,94个蒲团座位座无虚席,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供体验者用毛笔临摹《论语·学而篇》,这里推出的“礼敬先师、大学之道、手读论语”三大体验产品一改往日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游模式,结合情境将传统文化体验极大拓展。每到周末,来到这里感悟体验的各地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将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尼山圣境在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与教育培训融合,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介绍说。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贤哲,给曲阜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曲阜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深挖厚重的儒家文化底蕴,发展文化产业,树立文化品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献力。
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9月28日,戊戌年纪念孔子诞辰2569年公祭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海内外来宾共聚于此,瞻仰圣人风采,感悟儒家智慧。
  在曲阜,一年一度的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迄今已连续举办了35届,35年的历史,孔子文化节已由小城活动发展成为国际盛会,这是曲阜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文化受到社会各界、世界各地日益尊崇的历程。
  “1984年,曲阜利用孔子诞辰日举办了一项大型综合型文化旅游活动,定名为‘孔子诞辰故里游’,1989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后来不断升格。”讲起孔子文化节的发展历程,曲阜市孔子文化节办公室主任张立忠介绍道,2004年,孔子文化节期间首次举办公祭孔子大典,2005年,曲阜孔庙又与海内外30多家孔庙组织联手举办了全球联合祭孔,2007年,成为国家部委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节庆活动。
  随着孔子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传播和带动,曲阜还打造了中华成人礼之旅、拜圣习儒休学之旅、孔子圣迹体验之旅等系列文化旅游品牌,在海内外掀起孔子热、儒学热,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树立文化品牌、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城市形象等途径,曲阜不仅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除了节庆活动和文化项目,不限年龄、性别、身份、国籍的“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堪称曲阜的另一张活动名片,该活动自2013年实施至今,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认可,至今共吸引了50872人参加,大大激发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活文化”。“依托孔子故里的独特文化优势,曲阜在世界儒学传播中居于重要位置。”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曲阜不断推动儒家文化走向世界,逐渐奠定了文化圣地、儒学核心的地位,将会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融入世界舞台,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产业激活发展新动力
  每天接单6000份,日销2万余件,年销售额破亿,一串串耀眼的数字,得益于林前社区悠久的印刻文化。张杰和张凯父子俩,将“小手艺”做成了“大产业”。
  林前社区紧邻“三孔”景区,是有名的“手艺村”。1983年,张凯的父亲张杰将刻印摊位摆进了孔林,挂起了“孔府印阁”的招牌,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首开当地“文化生意”的先河,然而,随着传统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生意并不景气。
  转折在2007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凯在网上注册“孔府印阁”网店,将印章进行产业化生产,创办了林前社区第一家印章企业。“文化+”的创新路径让印章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如今产品已遍销全国各大城市,远销海外,成为曲阜市文化发展的一张名片,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
  传统技艺,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这枚小印章,折射出的是曲阜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景象。”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介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正生动诠释了曲阜发展双轴联动的工作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曲阜以儒家文化为招牌,文旅产业快速崛起。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曲阜市的文化产业也于2007年悄然起步。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曲阜于2008年成立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此为载体,着力实施孔子文化品牌带动和重大文化项目引领战略,文化产业发展开始步入新阶段。”曲阜市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党政办主任孔鹏说。
  近年来,曲阜更加注重以文化产业为引领,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教育、科技、建筑业及对外交流的跨界融合。在这样的产业布局中,文化产业示范园进入国家计划和规划编制中,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得到有力培育。对特色鲜明、成长性好的文化类企业,曲阜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
  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加快建设,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吃亏是福孔子学苑等专业教育培训机构渐成规模。2017年曲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1亿元,全市教育培训、文创产品、园林古建、孔府饮食等各类文化企业近1000家,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聚焦效应加速呈现。
儒家文化融入基层治理
  “存善心,懂孝道,人人都要活到老;讲诚信,有爱心,和谐社会处处新;文明实践进我村,传承经典是己任,优秀文化辈辈传,辈辈传……”近日,曲阜市小雪街道南雪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热闹非常,朗朗上口的快板声传递出文明新风。形式多样的节目在热闹背后,凝聚起了浓浓的乡情,也把传统美德传递给了村民。
  “我们曲阜是孔子故里,孝诚爱仁的传统美德应该成为每个村民的道德准则,通过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这种美德更容易深入人心。”南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任邵敏如是说。
  像这样的实践站,在曲阜市已遍布各个镇街,随着实践内容的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经成为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
  同时,结合深厚的儒家文化和农耕文化底蕴,曲阜用家风、家训营造和谐氛围,组织写家训、晒家风活动,吸引2万余个家庭参与。通过深入实施儒学工程,将儒学深入至街道、乡村、学校、企业,村村建立“孔子学堂”,实现百姓儒学全覆盖,并连续五年成功举办“百姓儒学节”,超过25万人次参与祭孔文化活动,9万余人次进行经典诵读,49万人次参加文明礼仪大培训,“忠孝”“德行”“勤俭”“治学”等传统理念融入社会教化和民众日常生活中。
  被誉为“孔子故里的农村版‘小法庭’”的“和为贵”调解室,同样汲取了优秀儒家文化精髓。如今,曲阜在12个街镇,457个行政村和民生部门广泛建立“和为贵”调解室481家,共调解矛盾纠纷4000多起,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
  同样以传统文化为支点,曲阜借力于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为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新的渠道,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而且为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补充。
  2014年起,曲阜携手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启动了“学儒家文化,建乐和家园”工程,在15个村试点推行以党支部为引领、村(居)民为主体、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脉、社工服务为主力的“党支部+乐和家园”模式,推广以“耕读居养礼乐”为核心的新六艺,带动群众10万余人。一些村庄甚至让政治立场坚定、熟悉情况的党员成为“乐和家园”的义工,“乐和家园”模式成为发挥党员积极作用的有力抓手。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百姓生活,才能起到对人心、对社会的滋养作用,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刘东波说。
  借助儒家思想发祥地的文化基因,曲阜市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区、中华传统建设模范区,自上而下构建起了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新时代的曲阜,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带动下,形成了以理服人、以礼相让、以德化人的社会风尚,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
    (梅花 陈曙光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