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记者新春走基层

黄同安:初尝规模种植甜头

本报记者陈秀云

2013-02-19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2月13日,从巨野县核桃园镇政府出发,沿嘉金路南行2.3公里处,记者远远看到一片蔬菜大棚,随行的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十个大棚是该镇种植大户黄同安的,虽说一家有十几个大棚在寿光等地可能不稀奇,但是在核桃园镇这个传统的农业乡镇,黄同安是镇上挂得上名的种植大户。
  走进大棚,十几个雇工正在种植甜瓜,黄同安热情地接待了记者,他说从去年秋季才开始上马大棚项目,一个大棚占地一亩。第一季作物种植的是菠菜。这不菠菜春节前差不多销售完了,现在正在种植下一季作物,他选择种的是甜瓜。黄同安告诉记者,核桃园镇是有名的“圆葱之乡”和“大蒜之乡”,很多群众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种植模式,但由于近几年圆葱和大蒜市场很不稳定,有一年圆葱几分钱都没人收。镇政府为了群众增收,前几年也动员过群众搞大棚种植,有的村村民种植了一年就不种了,分析原因,黄同安认为主要是一家一户种植大棚,在技术上和销售渠道上都出现了问题。
  黄同安一开始就下功夫钻研大棚种植技术,自己学习毕竟有个过程,于是他就聘请了两名专业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负责大棚的技术。黄同安说,这一季菠菜主要供应春节市场,收获时雇了20多个人,不但将菠菜从地里挖下来,还要将根部的老叶子和黄叶子给收拾干净,然后过秤,再装到箱子里,这样有利于运输,同时也是春节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在这季菠菜种植过程中,黄同安还不定时请订货的超市工作人员来大棚内检测,让他们看大棚用的什么肥料,怎么管理的,超市验货时经过检测,菠菜完全符合绿色无公害产品标准。
  谈到种植大棚的感受时,黄同安说,在核桃园镇如此大规模种植大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全靠自己摸索。他说大棚蔬菜种植没有过硬的技术是绝对不行的,大棚里的蔬菜有了毛病了,技术员看不透问题的所在,一天的时间,蔬菜就完了。所以他聘请的两个大学生的工资,每人每月是5000块钱。有人说“你能赚多少钱,给他们那么多工资”,他告诉那些人,“给你5000块钱,你没有技术敢接受吗?”从种植的这季菠菜看,他聘请的技术员技术还是过硬的。有了技术,还要选择好种植品种,在选择品种上,黄同安认为要跟着市场走,另外还要有种植规模,黄同安说:“你种植的面积小,人家超市不敢签单,菜贩子也不愿意来。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都要在当地形成小气候,没有规模干啥都不会有影响力。”
  黄同安笑着说,你们来晚了几天,春节前,嘉金公路上,停的都是来购买菠菜的车辆,批发价在2.6块钱一斤左右,一亩地产7000斤,我一个棚一季毛收入就是小两万,十个大棚这一季就赚了十几万元。初尝甜头的黄同安,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他开春计划再流转土地20亩,继续搞大棚蔬菜,“核桃园镇有山石资源,现在是大山开小了,小山开没了,再过几年,没有了山石资源,群众仅靠大田种植增收有限,所以,我种植大棚赚钱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希望通过我的示范,让群众看到规模种植的经济效益,以此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