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资本·公司 B1

昔日收购埋下隐患 而今被诉支付1.54亿

金岭矿业购矿五年残局

  • 日期:20140714
  • 作者:记者 时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在矿产资源价格大涨时,企业持币盲目入市的情况较为严重。而随着投资浪潮退去,应该重新审视其中的风险,握紧现金流也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导报首席记者 时超 济南报道

    矿产收购的风险,正随着矿石资源价格的大幅走低而不断显露。

    11日晚,金岭矿业(000655)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塔什库尔干县金钢矿业有限公司(下称“金钢矿业”)近日收到新疆高院《应诉通知书》,称已受理杜宇翔、杨庆城等4人起诉两家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一案,涉及金额1.54亿元。

    资料显示,金钢矿业为金岭矿业2009年收购的一家企业,在新疆拥有铁矿资源。值得关注的是,金钢矿业是2013年金岭矿业业绩提升的一大功臣,其50万吨选矿线在当年9月底投产,带动了金岭矿业第四季度收入大幅增长。

    “公司被诉金额较大,将影响到相关资产的顺利运营。”13日,某券商机构分析师王猛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铁矿石价格自年初以来的大幅缩水,已经波及矿产公司的盈利能力,若再要承担巨额财务成本,其前景将变得更不明朗。

    多位业内人士也对此表示,金岭矿业被诉体现出矿产收购交易风险。另外,中润资源(000506)、天业股份(600807)等鲁股在收购矿产时也曾出现矿产价值大幅缩水现象,辰州矿业(002155)更是出现过所购矿产被赔本转让的事件。矿产收购暗藏的风险,已然引起各方重视。

    匆忙购矿

    一纸诉状,令业绩刚刚有所抬头的金岭矿业再度蒙上阴霾。而令其惹上官司的,则是5年前一笔略显匆忙的矿产收购交易。

    11日晚的公告显示,此次起诉金岭矿业的4位原告均为金钢矿业的老股东。他们称,在2009年与金岭矿业签订金钢矿业的股权转让协议书后,仅陆续收到了2931.55万元的转让款。随后,金岭矿业方面便不断推拖,拒付剩余转让款。此次起诉,4人要求金岭矿业继续支付转让款合计1.54亿元。

    导报记者查阅到金岭矿业2009年8月19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当时确实与季群、杨庆城、钟军忠、杜翔宇、赵国忠签署了《收购新疆塔什库尔干县金钢矿业有限公司股权协议书》,拟收购5人手中持有的金钢矿业100%股权。而公司相中的,正是金钢矿业持有的乔普卡矿区采矿许可证。彼时资料显示,该矿区开采矿种为铁矿,面积4.17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5万吨/年。

    值得关注的,此次交易颇显仓促。在签订协议时,金岭矿业尚未对对金钢矿业进行尽职调查,收购的矿区资源储量也尚未探明,故交易价格一直没有明确。而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此次交易总价不超过4.12亿元,定价方式为标的资产(金钢矿业) 对价加目标公司采矿权资源量对价。

    由于金钢矿业资产已然摆在账面上,所以采矿权的资源量成为最终决定交易价格的关键。对此,双方签订的协议显示,将根据该矿区的资源勘探进度,分两期支付对价。一期对价为标的资产价款和1000万吨铁矿石资源价款;一期超出1000万吨的部分,则并入二期资源量一并支付对价。

    随后,2009年12月,金岭矿业再次发布公告称,金钢矿业100%股权已过户至公司名下;同时,一期储量已经探明,可作为计算对价的矿产为1276.08万吨,以此计算,交易的一期对价为4030.7万元。不过,公司表示,由于乔普卡铁矿矿区二期勘探尚未进行,该矿资源储量尚未最终探明,故交易价格尚未最终确定。

    然而,至2013年底,金岭矿业再度发布金钢矿业取得乔普卡铁矿二期矿权的进展公告时,该笔交易仍未能完成,且至今未再出现相关公告。

    王猛对导报记者表示,若此次诉讼中提到的2931.55万元已付款属实,那么金岭矿业为获得乔普卡铁矿后续采矿权仍将支付不菲的成本,从而增加其财务负担。“在整个钢铁产业链均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压力不小。”

    隐患显现

    对于此次诉讼,导报记者曾尝试联系金岭矿业方面,但相关负责人的办公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而公司公告中也仅仅表示,将“积极参加应诉”,但“无法预计本次诉讼对公司本期利润或后期利润的影响”。

  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正是上述交易签订过于仓促,未能明确价格、交易细则等要素,使得双方埋下了分歧隐患,最终爆发。“应该是当时铁矿石火爆的行情让公司过于乐观了。”王猛分析,双方签订协议的2009年,正是铁矿石价格持续牛市之时。彼时,进口矿资源超过7成由必和必拓等三大国际巨头把控,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铁矿资源自然身价高涨,受到矿企热捧,一度掀起购矿热潮。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情况日渐凸显,铁矿石身价开始不断缩水。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主要交易品种1409的走势显示,其从2013年10月上市后每吨977元的高位,已经下跌至如今的700元/吨,缩水近3成。有业内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或许正是铁矿石市场的不景气,令金岭矿业方面迟迟不愿支付收购矿产的资金。不过,这一猜测并未得到金岭矿业方面的回应。值得关注的是,金岭矿业2013年年报显示,经过前期生产扩建,金钢矿业50万吨选矿线已经投产,并为公司带来不菲的营业收入。而此次诉讼,也令这家有望成为金岭矿业新生力量的子公司的前景,突然变得不再明朗。购矿风险采访中,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遇到矿产收购问题的,不只是金岭矿业一家上市公司。“矿产价格缩水,开采成本却不断升高,使得不少企业购置的矿产成为鸡肋,甚至成为带来亏损的‘黑洞’。”一名券商有色金属分析师对导报记者表示。导报记者注意到,仅鲁股就有天业股份、中润资源遇到过收购矿产价值大幅缩水的情况。如中润资源2012年就曾尝试收购海外金矿,以0.60英镑/股的价格认购英国瓦图科拉金矿公司900万股普通股,并在随后一年多内又陆续购入了该公司股票,最终实现了65.66%的控股权。然而,后续的情况是,黄金市场自2012年开始启动下跌行情,瓦图科拉的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挫,从0.52英镑的高位跌至0.03英镑左右,跌幅超过90%。这也使得中润资源该笔投资缩水近7成。另外,天业股份在收购大股东持有的山东天业黄金矿业有限公司股权时,也曾出现过估值缩水的情况。该标的资产的估值从2012年的15.26亿元经过两次下调至12.33亿元,降幅达19.2%。而辰州矿业2013年更是在矿产收购的道路上亏损出局。相关公告显示,辰州矿业2008年1月花费2700万元收购隆化县鑫峰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对其进行了2000万元的增资。不过,该公司被收购以来一直亏损,至2013年辰州矿业不得不以2300万元的低价将其转让给他人。不算资金使用利息,该笔交易带来的亏损就已高达2400万元。“现在回头看,在矿产资源价格大涨时,企业持币盲目入市的情况较为严重。”王猛对此表示,随着投资浪潮退去,企业应该重新审视其中的风险,总结经验教训。“企业的购矿行为应该要更加谨慎,握紧现金流也许才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