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国际新闻 观点 A7

■ 大众时评

走出“血荒”须先解决信任危机

  • 日期:20101030
  • 作者:韩 青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韩  青

    继昆明血荒后, 全国各地也陆续出现用血紧张的情况, 合肥的血荒已经闹了一年半之久。 调查显示, 不献血者最担心的是传染疾病, 还担心所献血液会被拿去牟利, 另外献血者用血后报销繁琐也是原因之一。( 10 月 27日《新京报》)

    从公众的担心可以看出, 血荒的背后是公共信任危机。血站不应该只强调一些客观上的原因, 如献血人群流失等, 而应该首先对自身作为进行反思。长期以来, 人们便对公益机构种种公司化利益化做法十分不满。针对媒体此前爆出的用血液浇花、网友质疑血站工作人员高薪高福利的问题, 血站也没有给予有说服力的回应。

    公信力是公益机构生存的前提, 而阳光下运营又是保持公信力的基础。血站表示, 正规血站的采血用具都是一次性的, 非常安全。但是口说无凭, 单方面的宣传不会有很强的说服力。一般公众所能直接了解到的只有献血点的信息, 至于采血用具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并不清楚。血站应该允许和欢迎人们参观工作地点, 创造条件让公众了解工作流程, 把自身置于监督之下,才能消解公众的疑虑。

    至于血站是否利用所采血液盈利的说法, 血站工作人员强调, 他们卖给医院的价格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价值, 只是收回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 , 血站还要依靠政府拨款维持运转。但是成本到底几何, 是否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核 , 有无可能降低, 是否应大量培训志愿者, 还是要打开天窗说亮话, 让公众参与进来群策群力, 在阳光下用最低的成本做好工作。

    此外, 法规和体制的改进也很重要。与“无偿献血”相对应的是“免费用血”, 但实际上, 即便是献血者要报销, 还要经过多种繁琐的程序, 成本过高, 使人望而却步。当想到自己的一腔热血可能被别人用于牟取暴利时, 献血的热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如何简化程序,使得在医院便能凭献血证抵消相应费用, 这也是化解血荒的重要一环。

    另外,任何活动都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献血“无偿”但不等于“无回报”。除了一些物质上的奖励,还可以创新方式。比如献血前需要体检,血液采集后还需要检测,可以完善体检项目和服务水平,将免费体检也作为一个亮点来宣传。

    短期来看, 血荒确实和献血人数少有关, 但更应该注意的是血站的工作是否到位, 是否能放下架子为公众考虑。如果血荒一直不能缓解, 手术被严重耽搁的话, 那有关方面就应该受到问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