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市域范例

2022-12-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闫剑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再次发出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强音,作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威海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富裕程度较高,区域、城乡之间相对均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优质化,绿色发展底色鲜明,有条件、有责任、有信心在共同富裕上率先突破。我们将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推动群体共富、城乡共富、区域共富、物质精神共富,为全省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市域范例。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支撑,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总要求,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们始终把产业强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突出先进制造业地位,做大做强七大产业集群,做精做细十条优势产业链,启动“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争取利用三年时间新培育8—10家百亿企业。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我们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11所高校、919家创新平台作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保持全省领先。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也是威海的最大优势和特色,我们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促进海洋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同步提升,力争用3年时间,使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
  建设优质均衡的精致城市,推动共同富裕全域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共享高品质生活,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期盼,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领域、全要素、全环节推进精致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全域发展的精致性、协调性、融合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特色街区等有机更新,开展常态化城市体检,促进无废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让“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更加鲜明。以2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为抓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乡村文明建设行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省领先优势。
  塑造向上向善向美精神风貌,强化共同富裕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我们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红”的基础上,一体推进精致城市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深入开展“精致城市·文明市民”培育行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文化高质量共享发展,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放大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串联带动作用,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共享,完善共同富裕分配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是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最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们瞄准群众所忧所急所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劳有所得、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做好健全劳动报酬增长机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义务教育“双减”试点、实施健康威海行动、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等重点工作,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更多人创造更多致富机会。持续完善“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争创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市,健全“热线+网格化”“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推动群众诉求便捷、高效、精准解决。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共同富裕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为共同富裕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聚力推动体制机制、载体平台、政策措施等创新突破,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统筹推进关联改革,形成一批跨部门、跨层级的制度创新成果。发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叠加优势,做大现有1694家外资企业,持续做好“深耕日韩”文章,深化对韩“四港联动”合作,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实施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不见面”办事,建设“无证明城市”,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宽松适度、有序规范的发展环境。
    (作者系中共威海市委书记)
  □ 闫剑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再次发出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强音,作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威海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富裕程度较高,区域、城乡之间相对均衡,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优质化,绿色发展底色鲜明,有条件、有责任、有信心在共同富裕上率先突破。我们将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推动群体共富、城乡共富、区域共富、物质精神共富,为全省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市域范例。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支撑,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总要求,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我们始终把产业强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突出先进制造业地位,做大做强七大产业集群,做精做细十条优势产业链,启动“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争取利用三年时间新培育8—10家百亿企业。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我们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充分发挥11所高校、919家创新平台作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保持全省领先。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也是威海的最大优势和特色,我们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促进海洋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同步提升,力争用3年时间,使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5%。
  建设优质均衡的精致城市,推动共同富裕全域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块、农村一块。”共享高品质生活,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期盼,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领域、全要素、全环节推进精致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全域发展的精致性、协调性、融合性。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特色街区等有机更新,开展常态化城市体检,促进无废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让“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更加鲜明。以2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为抓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乡村文明建设行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省领先优势。
  塑造向上向善向美精神风貌,强化共同富裕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我们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红”的基础上,一体推进精致城市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深入开展“精致城市·文明市民”培育行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文化高质量共享发展,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放大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串联带动作用,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共享,完善共同富裕分配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是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最实实在在的感受。我们瞄准群众所忧所急所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劳有所得、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做好健全劳动报酬增长机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义务教育“双减”试点、实施健康威海行动、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等重点工作,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更多人创造更多致富机会。持续完善“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争创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市,健全“热线+网格化”“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推动群众诉求便捷、高效、精准解决。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共同富裕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为共同富裕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聚力推动体制机制、载体平台、政策措施等创新突破,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统筹推进关联改革,形成一批跨部门、跨层级的制度创新成果。发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叠加优势,做大现有1694家外资企业,持续做好“深耕日韩”文章,深化对韩“四港联动”合作,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实施营商环境攻坚突破行动,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不见面”办事,建设“无证明城市”,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宽松适度、有序规范的发展环境。
    (作者系中共威海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