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

2022-12-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庞然 郑敬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既是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力量、提升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营造国际良好舆论环境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打开了良好局面。当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着复杂的国际舆论局势、高速迭代的传播技术革命,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对外宣传力度,更为鲜明和充分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凝练精神内核,深耕中华文化的价值意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其悠远的影响力在于蕴含的精神能量,高质量的文化输出必须凝练其内在品质。中国文明中所蕴含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文化赢得世界认同的价值基础。一方面,对文化内涵的整合提炼中,应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要在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美感以现代个性。另一方面,文化亦具有物质属性,文创作品是文化从抽象转化为具象的必要载体。无论是物质性的文创产品还是艺术化的文艺作品,都要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精神提炼和创新实践,避免作品的同质化、表面化、堆砌化。从原创设计到细节刻画,都应凸显中国元素的精神标识,体现出鲜明的价值导引,着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
  提升文化阐释力,完善中国叙事的话语体系。文化阐释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对文化现象进行表述和建构的过程,突出表现为文化的意义建构能力和表述推广能力。提高阐释力有助于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认同梗阻,提升对多元文化场域的适应能力。建构深度的文化阐释能力,一是要设置高质量、多层次、个性化的宣传主题。要能够依据不同的文化特点,契合不同地域受众,兼顾壮阔的宏大叙事与鲜活的微观叙事,通过多维视角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二是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丰富对外话语范式。要善于找寻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间的契合点,促进本民族文化与各地域文化良好衔接,推进中华文化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与此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广泛的互动参与到全球话语建构的过程中,发挥中国文化的智库与外交作用,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话语普及度。三是着力培养智媒时代的宣传人才。培养一批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素养、专业的语言能力、媒体业务娴熟的专业队伍,为中国叙事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提升国际传播力,开拓全媒体传播路径。全媒体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数字技术对传统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对外传播转型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当前,我国对外文化宣传还存在传播形式固化、渠道融合不足等问题,要继续拓展全媒体传播广度,促进新旧渠道融合。一方面,以自主技术突破为支撑,加强对外宣传的平台建设。随着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使用,传播场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传统单向、碎片化的传播正转变为全方位、多场景、立体式传播。面对传播革命,我国对外宣传要积极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以及国内外媒体的合作对接。不断探索全媒体传播模式,完善传播技术体系,形成覆盖面广、渗透力强、时效性高、传播效果好的综合性平台。另一方面,以主流媒体宣传为主渠道,拓展对外宣传格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自媒体已经成为宣传的重要力量。对外文化宣传也要顺应这一传媒趋势的转变,做好“互联网+”功能拓展,完善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创新升级,构建亲切、温暖、有个性的人格化传媒形象。
  壮大文化产业,以经贸拉动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动力引擎,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和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第一,要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激活文化贸易发展潜力。在对外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上,既要保持文学、版权、电影电视等传统文化产业占有份额,也要鼓励数字艺术、云展览、网络文化、设计服务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推动曲艺、民俗等特色文化走出国门。不断激发文化产业的内生活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的文化贸易,强化文化出口基地、对外数字平台建设。第二,要进一步拓展市场渠道,强化文化出口的政策支持。拓展文化交流的渠道和品类,促进文化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线上贸易的快速发展,构建多元化的中外文化合作机制,对重点文化市场进行深度打造。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和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尤其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创新、管理模式创新、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资金投入、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为文化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公共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庞然 郑敬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既是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力量、提升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营造国际良好舆论环境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打开了良好局面。当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着复杂的国际舆论局势、高速迭代的传播技术革命,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对外宣传力度,更为鲜明和充分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凝练精神内核,深耕中华文化的价值意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其悠远的影响力在于蕴含的精神能量,高质量的文化输出必须凝练其内在品质。中国文明中所蕴含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文化赢得世界认同的价值基础。一方面,对文化内涵的整合提炼中,应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要在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美感以现代个性。另一方面,文化亦具有物质属性,文创作品是文化从抽象转化为具象的必要载体。无论是物质性的文创产品还是艺术化的文艺作品,都要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精神提炼和创新实践,避免作品的同质化、表面化、堆砌化。从原创设计到细节刻画,都应凸显中国元素的精神标识,体现出鲜明的价值导引,着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
  提升文化阐释力,完善中国叙事的话语体系。文化阐释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对文化现象进行表述和建构的过程,突出表现为文化的意义建构能力和表述推广能力。提高阐释力有助于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认同梗阻,提升对多元文化场域的适应能力。建构深度的文化阐释能力,一是要设置高质量、多层次、个性化的宣传主题。要能够依据不同的文化特点,契合不同地域受众,兼顾壮阔的宏大叙事与鲜活的微观叙事,通过多维视角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二是善于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丰富对外话语范式。要善于找寻中华文化与多元文化间的契合点,促进本民族文化与各地域文化良好衔接,推进中华文化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与此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广泛的互动参与到全球话语建构的过程中,发挥中国文化的智库与外交作用,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话语普及度。三是着力培养智媒时代的宣传人才。培养一批有着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文化素养、专业的语言能力、媒体业务娴熟的专业队伍,为中国叙事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提升国际传播力,开拓全媒体传播路径。全媒体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数字技术对传统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对外传播转型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当前,我国对外文化宣传还存在传播形式固化、渠道融合不足等问题,要继续拓展全媒体传播广度,促进新旧渠道融合。一方面,以自主技术突破为支撑,加强对外宣传的平台建设。随着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使用,传播场景出现了革命性变化,传统单向、碎片化的传播正转变为全方位、多场景、立体式传播。面对传播革命,我国对外宣传要积极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以及国内外媒体的合作对接。不断探索全媒体传播模式,完善传播技术体系,形成覆盖面广、渗透力强、时效性高、传播效果好的综合性平台。另一方面,以主流媒体宣传为主渠道,拓展对外宣传格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自媒体已经成为宣传的重要力量。对外文化宣传也要顺应这一传媒趋势的转变,做好“互联网+”功能拓展,完善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创新升级,构建亲切、温暖、有个性的人格化传媒形象。
  壮大文化产业,以经贸拉动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动力引擎,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和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为文化发展注入活力。第一,要完善文化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激活文化贸易发展潜力。在对外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上,既要保持文学、版权、电影电视等传统文化产业占有份额,也要鼓励数字艺术、云展览、网络文化、设计服务等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推动曲艺、民俗等特色文化走出国门。不断激发文化产业的内生活力,推进线上线下一体的文化贸易,强化文化出口基地、对外数字平台建设。第二,要进一步拓展市场渠道,强化文化出口的政策支持。拓展文化交流的渠道和品类,促进文化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线上贸易的快速发展,构建多元化的中外文化合作机制,对重点文化市场进行深度打造。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和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尤其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创新、管理模式创新、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资金投入、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为文化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公共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