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2-03-24 作者: 王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蒋庆栋

  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省工作动员大会对“坚定不移推动高速高质量发展”也提出明确要求,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聚焦“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深度融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创新引领改革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40余年专科、20余年高职教育办学历程中,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锚定发展航标,坚持创新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学校先后历经三次职业教育重大定位,从“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到“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再到争创“双高”院校,学校开拓进取、凝心聚力发展社会教育,拓展国际教育,建设专科层次办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办学、国内和国际办学协调发展的职业院校,在“潍坊领先、省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办学目标上不断前行。
  学校积极推进“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出了“1443工作思路”,规划了“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争先、在服务国防建设上争先、在优秀文化育人上争先、在推动特色化办学上争先”的高质量发展重点攻坚任务,开创“潍工”高质量特色发展新格局。
  在“三教”改革中,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有机衔接,逐步完善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战略布局提供技能和人才支撑。建校至今已培养专科层次人才8万余人,培训社会各类人才累计20万人次,培养数量居潍坊市各高职院校之首。
深耕文化内涵,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蕴
  在文化建设实践中,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凝练出以非遗文化育人体系为核心的校园“精实”文化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做精做实、创业创造”新时代工匠求实精神和“培诚明德、至真至善”当代青年求真精神,为建成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赋能。
  搭建文化传承平台。作为潍坊市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学校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获批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级古琴制作与演奏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021年成立全省首家非遗产业学院,建成古琴坊、陶艺坊、风筝坊等“十二工坊”和挫琴、古琴制作、花毽、剪纸、烙画、青州府陶艺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会集吸收了校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教学科研。
  构建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深入开发系列非遗通识教育读本,开设古琴文化等非遗专业课和选修课,率先在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开设挫琴社、空竹社等传统文化研究传习社团,推进非遗传承创新与专业匠造培养的融合。
校政行企军多元合作,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按照“需求导向、开放创新、共享共赢”的原则,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学校现有专业紧密对接区域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群。目前,学校拥有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品牌专业群2个、特色专业7个、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专业10个、省优质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2个。
  学校形成校政行企军多元合作机制,探索实践政府出地、学校出资的“校政共建”模式,学校出地、企业出资的“引企入校”模式,多方携手共建的“职教集团”模式和军地共建的“校军合作”模式。校企共建的航空工程学院、凤凰艺术学院、非遗产业学院走出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功实践。
  深化军民融合。2013年定向培养士官试点开班以来,打造了“校中强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品牌,经过8年探索实践,现在可面向2个兵种、4个专业、5省招生,在校士官生近1500人。承训的7届士官生,已有近2400名光荣入伍。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学院培养的9名士官人才参加阅兵,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 本报记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蒋庆栋

  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省工作动员大会对“坚定不移推动高速高质量发展”也提出明确要求,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聚焦“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深度融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创新引领改革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在40余年专科、20余年高职教育办学历程中,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锚定发展航标,坚持创新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学校先后历经三次职业教育重大定位,从“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到“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再到争创“双高”院校,学校开拓进取、凝心聚力发展社会教育,拓展国际教育,建设专科层次办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办学、国内和国际办学协调发展的职业院校,在“潍坊领先、省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办学目标上不断前行。
  学校积极推进“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提出了“1443工作思路”,规划了“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争先、在服务国防建设上争先、在优秀文化育人上争先、在推动特色化办学上争先”的高质量发展重点攻坚任务,开创“潍工”高质量特色发展新格局。
  在“三教”改革中,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有机衔接,逐步完善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战略布局提供技能和人才支撑。建校至今已培养专科层次人才8万余人,培训社会各类人才累计20万人次,培养数量居潍坊市各高职院校之首。
深耕文化内涵,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蕴
  在文化建设实践中,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凝练出以非遗文化育人体系为核心的校园“精实”文化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做精做实、创业创造”新时代工匠求实精神和“培诚明德、至真至善”当代青年求真精神,为建成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赋能。
  搭建文化传承平台。作为潍坊市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学校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获批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级古琴制作与演奏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021年成立全省首家非遗产业学院,建成古琴坊、陶艺坊、风筝坊等“十二工坊”和挫琴、古琴制作、花毽、剪纸、烙画、青州府陶艺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会集吸收了校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教学科研。
  构建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深入开发系列非遗通识教育读本,开设古琴文化等非遗专业课和选修课,率先在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开设挫琴社、空竹社等传统文化研究传习社团,推进非遗传承创新与专业匠造培养的融合。
校政行企军多元合作,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按照“需求导向、开放创新、共享共赢”的原则,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学校现有专业紧密对接区域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群。目前,学校拥有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品牌专业群2个、特色专业7个、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专业10个、省优质高职院校一流专业群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2个。
  学校形成校政行企军多元合作机制,探索实践政府出地、学校出资的“校政共建”模式,学校出地、企业出资的“引企入校”模式,多方携手共建的“职教集团”模式和军地共建的“校军合作”模式。校企共建的航空工程学院、凤凰艺术学院、非遗产业学院走出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功实践。
  深化军民融合。2013年定向培养士官试点开班以来,打造了“校中强军”定向培养士官文化品牌,经过8年探索实践,现在可面向2个兵种、4个专业、5省招生,在校士官生近1500人。承训的7届士官生,已有近2400名光荣入伍。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学院培养的9名士官人才参加阅兵,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