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图谱对接高校技术图谱

兖州区:“科创图谱”激活企业创新“基因”

2021-09-27 作者: 高峰 吕光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高 峰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张美荣 张树锋

  企业遇技术难题可谓“山穷水复”,高校有专利技术“藏在深闺”,如何将两者巧妙地对接,架起产学研对接的桥梁,让企业迎来“又一春”,让高校技术“出深闺”?济宁市兖州区的做法是,绘制企业研发需求图谱、全国重点高校和人才团队的技术分布图谱,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1家。
按图索骥
院企“联姻”

  经典重工集团对钢结构建筑部品构件产品加工工艺特别是焊接工艺相关技术有强烈的需求,经兖州区科技局牵线搭桥,经典重工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在经典重工集团建立了高效焊接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及试验基地。该研究中心承担了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大尺度绿色预制钢结构高效缆式复合埋弧焊装备及工艺研究”,填补了国内缆式焊丝多丝极耦合技术空白,焊接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为经典重工集团年节约成本750万元,并带动销售收入增长近30%。
  经典重工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联姻”成功,得益于兖州区科技局绘制的企业研发需求图谱。“我们根据企业研发需求图谱,按图索骥,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寻找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高校实验室,力促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兖州区科技局局长周生建介绍。
  围绕发展壮大造纸包装、橡胶轮胎、装备制造、食品医药“2+2”优势主导产业,兖州以企业研发需求为切入点,归纳梳理绘制了企业研发需求的“科创图谱”,帮助企业与知名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科创图谱”涉及兖州七大主导产业,目前已梳理企业研发技术需求109项、供应需求118项。
  按图索骥,院企“联姻”卓有成效。今年以来,国丰机械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合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与中科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和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经典重工与中国中冶研究院合作、樱源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一批规模以上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搭建创新平台
企业植入“芯动力”

  华勤橡胶工业集团先后与意大利倍耐力、德国大陆、比利时贝卡尔特等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在高性能轮胎、高端工程橡胶和高强力钢丝制品领域走在了全球同行业前列。
  为了与世界巨头在技术上实现同步,华勤橡胶工业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了具有世界一流平台的橡胶科技中心。兖州区科技部门多次深入企业开展惠企政策解读,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华勤橡胶工业集团先后与吉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借助企业平台优势与高校的研发优势打造了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在轮胎、工程橡胶、金属制品等领域的研发与创新,10多项研发技术应用于轮胎制造中,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不言而喻。
  兖州区把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绘制了全国重点高校和人才团队的技术分布图谱,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自建或联合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引导“中字头”“国字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把实验室、技术研发、产业基地等平台建在企业。
  今年以来,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获批省院士工作站,天意机械、乐和家、金大丰成立了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经典重工集团设立了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天成化工、齐鲁检测、中科先行研究院获批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目前,全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达到了56家。
科创善“借脑”
创新氛围浓

  聚真宝网络科技是兖州区一家为客户提供集人工智能产品、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T运维等于一体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科技部门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山东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行动(兖州站)”活动中,聚真宝公司与山东大学成功对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在聚真宝公司成立了“山东大学聚真智人工智能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引进合作专家教授2人、博士3人,企业取得软件著作权19项,累计获技术合同登记30多项。
  兖州区强化与高校院所、市产研院、创新谷等机构的沟通对接,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分企业、分领域举办人才对接活动。坚持“平台+人才+项目”一体化的引才机制,以项目引人、以事业留人,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鼓励企业在创新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建立“人才飞地”,以柔性引进为主,“为我所用”,破解引才地域困局。在今年济宁市产业创新重大技术“全球揭榜”首批发榜项目中,太阳纸业、经典重工集团、通力轮胎等3家企业成功入选。
  □ 本报记者 高 峰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张美荣 张树锋

  企业遇技术难题可谓“山穷水复”,高校有专利技术“藏在深闺”,如何将两者巧妙地对接,架起产学研对接的桥梁,让企业迎来“又一春”,让高校技术“出深闺”?济宁市兖州区的做法是,绘制企业研发需求图谱、全国重点高校和人才团队的技术分布图谱,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1家。
按图索骥
院企“联姻”

  经典重工集团对钢结构建筑部品构件产品加工工艺特别是焊接工艺相关技术有强烈的需求,经兖州区科技局牵线搭桥,经典重工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在经典重工集团建立了高效焊接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及试验基地。该研究中心承担了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大尺度绿色预制钢结构高效缆式复合埋弧焊装备及工艺研究”,填补了国内缆式焊丝多丝极耦合技术空白,焊接工艺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为经典重工集团年节约成本750万元,并带动销售收入增长近30%。
  经典重工集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联姻”成功,得益于兖州区科技局绘制的企业研发需求图谱。“我们根据企业研发需求图谱,按图索骥,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寻找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高校实验室,力促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兖州区科技局局长周生建介绍。
  围绕发展壮大造纸包装、橡胶轮胎、装备制造、食品医药“2+2”优势主导产业,兖州以企业研发需求为切入点,归纳梳理绘制了企业研发需求的“科创图谱”,帮助企业与知名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科创图谱”涉及兖州七大主导产业,目前已梳理企业研发技术需求109项、供应需求118项。
  按图索骥,院企“联姻”卓有成效。今年以来,国丰机械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合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与中科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和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经典重工与中国中冶研究院合作、樱源公司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一批规模以上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搭建创新平台
企业植入“芯动力”

  华勤橡胶工业集团先后与意大利倍耐力、德国大陆、比利时贝卡尔特等世界500强和知名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在高性能轮胎、高端工程橡胶和高强力钢丝制品领域走在了全球同行业前列。
  为了与世界巨头在技术上实现同步,华勤橡胶工业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了具有世界一流平台的橡胶科技中心。兖州区科技部门多次深入企业开展惠企政策解读,帮助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华勤橡胶工业集团先后与吉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借助企业平台优势与高校的研发优势打造了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在轮胎、工程橡胶、金属制品等领域的研发与创新,10多项研发技术应用于轮胎制造中,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不言而喻。
  兖州区把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绘制了全国重点高校和人才团队的技术分布图谱,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自建或联合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引导“中字头”“国字头”科研院所、重点高校把实验室、技术研发、产业基地等平台建在企业。
  今年以来,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获批省院士工作站,天意机械、乐和家、金大丰成立了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经典重工集团设立了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天成化工、齐鲁检测、中科先行研究院获批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目前,全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达到了56家。
科创善“借脑”
创新氛围浓

  聚真宝网络科技是兖州区一家为客户提供集人工智能产品、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T运维等于一体的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科技部门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山东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行动(兖州站)”活动中,聚真宝公司与山东大学成功对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在聚真宝公司成立了“山东大学聚真智人工智能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引进合作专家教授2人、博士3人,企业取得软件著作权19项,累计获技术合同登记30多项。
  兖州区强化与高校院所、市产研院、创新谷等机构的沟通对接,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分企业、分领域举办人才对接活动。坚持“平台+人才+项目”一体化的引才机制,以项目引人、以事业留人,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鼓励企业在创新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建立“人才飞地”,以柔性引进为主,“为我所用”,破解引才地域困局。在今年济宁市产业创新重大技术“全球揭榜”首批发榜项目中,太阳纸业、经典重工集团、通力轮胎等3家企业成功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