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争”对标找差距加压催奋进

滕州:“自我剖析”凝聚领跑新优势

2021-08-27 作者: 左丰岐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左丰岐
  本报通讯员 徐 琦

  “滕州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看起来增幅不小,但兄弟县市你追我赶,我们领跑优势并不明显。”近日,滕州市委书记陈永生对记者说,“严峻形势逼迫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拿出‘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精神,开足马力、大干快上,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今年以来,滕州市坚持大抓工业、抓大产业,聚焦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补链、延链、强链”工程,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上半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82个,总投资1006亿元,其中过10亿元23个、过50亿元9个、过百亿元2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总数达到281家,营业收入实现319.3亿元,同比增长38.4%;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45.5亿元、158亿元、53.8亿元;19个省重大、重点项目,17个枣庄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省市县10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9.3亿元;镇街5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工建设439个,完成投资110.4亿元,形成了省市县镇四级重点项目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2020年,滕州市蝉联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是,滕州市近年来与各地一样,也面临用地空间受限、融资难度加大、环境容量收窄等底线约束,面临着产业结构偏重、企业“群丘无峰”等现实问题,承担着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增量“三量齐升”的重任,经受着经济、社会、生态加快转型的考验。并且,滕州环视四周发现,同处鲁南经济圈的邹城和淮海经济区的邳州、沛县等地,经济指标增速十分抢眼,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次逐年前移,经济总量正陆续赶超。
  问题、难点摆在眼前,既是“绊脚石”“拦路虎”,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同时,陈旧思想观念束缚、产业结构性矛盾制约、县域竞争日益严峻等内外部问题交织叠加,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这些都需要强化‘争’的意识、提高‘争’的标准、拿出‘争’的行动、增强‘争’的本领、营造‘争’的氛围,下功夫改进提升,聚合力跨越赶超”。滕州市委、市政府思索之后谋定了发展力再塑之路:树立领先领跑思维,时刻保持紧迫感危机感,凝聚起见第一就争、见台阶就上、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思想共识。
  近年来,滕州市始终坚持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让争先进位的思路更宽阔,让攻坚克难的方法更多元,最大限度激发潜能和活力。今年以来,滕州谋划布局的139项重点改革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改革,全面落实“链长制”,化工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中小数控机床产业跻身省特色产业集群;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一业一证”综合许可覆盖43个行业,166个事项实现“一链办理”,自然人独资公司营业执照实现“秒批秒办”。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6664万美元,同比增长63.3%;实现进出口总额24.2亿元,增长45.2%;围绕协同创新改革,设立规模2亿元的企业技改专项基金,突出数字赋能、智能化改造,下大气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37个技改项目列入枣庄“双千”工程,工业技改增幅超过20%。今年以来,30多项改革创新经验被中央、省市予以推广。
  但是,滕州市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绩,“只有高标准才有强动力”。他们提出破除“小成即满、因循守旧、等靠要”三种思想,树立“干大事创大业、超常规勇突破、敢担当善作为”三种观念,高起点定位、全方位提标,以“大干、快干、会干、敢干”抢抓发展新机遇,推动各项工作由“跟跑”向“领跑”转换,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滕州经验、滕州模式。
  日前,滕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乘势而上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对外开放先行区、科创引领新示范,成“奋进赶考路、当好领跑者”的旗帜。当前,滕州已经行动起来,“向最好的学、跟最强的比,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做‘拼一拼、办得到’的事情”,在做大做强高端装备、高端化工双千亿产业集群的同时,加快推动建材、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文创旅游等新兴产业培植培育,承担起枣庄“一主、一强、两极、多点”发展格局的“一强”重任,确保滕州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发展新格局中位次前移、走在前列。
  □ 本报记者 左丰岐
  本报通讯员 徐 琦

  “滕州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看起来增幅不小,但兄弟县市你追我赶,我们领跑优势并不明显。”近日,滕州市委书记陈永生对记者说,“严峻形势逼迫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拿出‘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精神,开足马力、大干快上,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今年以来,滕州市坚持大抓工业、抓大产业,聚焦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补链、延链、强链”工程,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上半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82个,总投资1006亿元,其中过10亿元23个、过50亿元9个、过百亿元2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总数达到281家,营业收入实现319.3亿元,同比增长38.4%;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45.5亿元、158亿元、53.8亿元;19个省重大、重点项目,17个枣庄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省市县10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9.3亿元;镇街5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工建设439个,完成投资110.4亿元,形成了省市县镇四级重点项目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2020年,滕州市蝉联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是,滕州市近年来与各地一样,也面临用地空间受限、融资难度加大、环境容量收窄等底线约束,面临着产业结构偏重、企业“群丘无峰”等现实问题,承担着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增量“三量齐升”的重任,经受着经济、社会、生态加快转型的考验。并且,滕州环视四周发现,同处鲁南经济圈的邹城和淮海经济区的邳州、沛县等地,经济指标增速十分抢眼,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次逐年前移,经济总量正陆续赶超。
  问题、难点摆在眼前,既是“绊脚石”“拦路虎”,也是加快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门槛。同时,陈旧思想观念束缚、产业结构性矛盾制约、县域竞争日益严峻等内外部问题交织叠加,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这些都需要强化‘争’的意识、提高‘争’的标准、拿出‘争’的行动、增强‘争’的本领、营造‘争’的氛围,下功夫改进提升,聚合力跨越赶超”。滕州市委、市政府思索之后谋定了发展力再塑之路:树立领先领跑思维,时刻保持紧迫感危机感,凝聚起见第一就争、见台阶就上、见奖杯就夺、见红旗就扛的思想共识。
  近年来,滕州市始终坚持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大胆闯、大胆试、大胆改,让争先进位的思路更宽阔,让攻坚克难的方法更多元,最大限度激发潜能和活力。今年以来,滕州谋划布局的139项重点改革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改革,全面落实“链长制”,化工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中小数控机床产业跻身省特色产业集群;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一业一证”综合许可覆盖43个行业,166个事项实现“一链办理”,自然人独资公司营业执照实现“秒批秒办”。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6664万美元,同比增长63.3%;实现进出口总额24.2亿元,增长45.2%;围绕协同创新改革,设立规模2亿元的企业技改专项基金,突出数字赋能、智能化改造,下大气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37个技改项目列入枣庄“双千”工程,工业技改增幅超过20%。今年以来,30多项改革创新经验被中央、省市予以推广。
  但是,滕州市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绩,“只有高标准才有强动力”。他们提出破除“小成即满、因循守旧、等靠要”三种思想,树立“干大事创大业、超常规勇突破、敢担当善作为”三种观念,高起点定位、全方位提标,以“大干、快干、会干、敢干”抢抓发展新机遇,推动各项工作由“跟跑”向“领跑”转换,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滕州经验、滕州模式。
  日前,滕州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乘势而上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对外开放先行区、科创引领新示范,成“奋进赶考路、当好领跑者”的旗帜。当前,滕州已经行动起来,“向最好的学、跟最强的比,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做‘拼一拼、办得到’的事情”,在做大做强高端装备、高端化工双千亿产业集群的同时,加快推动建材、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文创旅游等新兴产业培植培育,承担起枣庄“一主、一强、两极、多点”发展格局的“一强”重任,确保滕州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发展新格局中位次前移、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