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产业之树茁壮成长滩区群众开启新生活

落户黄河滩,云瓜园种出的瓜真甜!

2021-08-17 作者: 王兆锋 赵念东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王恩标 代 明

  初秋,黄河奔流,岸边绿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重项目带动,完成沿黄四县区国土空间论证;注重差异化发展,精心谋划东明县“北工南农”空间格局。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推进南部“生态保护”功能区建设,一批独具滩区特色、凸显滩区优势的富民产业茁壮成长。
  8月13日一早,日头未露,焦园乡张营村村民袁春叶简单吃了几口饭,便骑电动车匆匆出了门。迎着缕缕晨风,袁春叶穿过葱郁的黄河大堤,10分钟后来到云瓜园焦园西甜瓜产业示范园,放棚、修剪、除草……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活儿不累,一天下来能有60元的收入,心里美得很。”袁春叶脸上笑开了花。
  示范园里,像袁春叶这样常年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有70余人,日工资从60元到100元不等。“只靠着滩区里的几亩地一年到头剩不下钱。如今家里的地流转了出去,再加上在这里打工,一年有两份收入。”袁春叶说。
  棚内,一个个圆滚滚的网纹哈密瓜挂在藤上。
  “示范园是整合了扶贫资金建起的,占地260余亩,共有72座大棚,惠及全镇32个村。”焦园乡扶贫办主任闫金生介绍,示范园以发展优质设施西甜瓜产业,打造黄河滩区产业振兴样板工程,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就业安置和创业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带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西瓜批发价是每斤16元,甜瓜是每斤10元。一个占地1.5亩的大棚,一年收入7万多元,效益可观。”兰考坤禾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志刚说,村民不仅可以在这里打工,还可以学技术,学会种植技术后可以承包大棚。公司向承包户提供幼苗、日常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最大程度减小农户承保风险。
  云瓜园何以落户黄河滩?
  “这里土质好,种出的瓜好吃好卖;这里的营商环境好,有啥事政府第一时间就帮着解决。前几天防汛,乡政府提前为示范园挖好了排水沟。虽然遇到大雨,示范园也没受影响。”李志刚指着排水沟说。
  武利杰是学农业的大学生,在示范园工作两年了。据他的观察,现在在滩区发展高效农业,面临的制约瓶颈是劳动力年龄偏大,年轻人比较少。“生产管理、操作需要较高素质的人员,我们公司通过传帮带,努力吸引滩区的年轻人回归,已初见效果。”
  焦园乡党委书记张建国介绍,示范园项目结合黄河滩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建设成为集智慧农业、科研院校合作、精品西甜瓜生产、优质种苗繁育、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五大板块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我们通过对示范园进行高标准、高技术投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对传统西甜瓜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规模化经营化管理水平,创新合作机制体制,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滩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张建国说,焦园乡计划用2年的时间,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建立温室大棚设施园区2000亩,带动周边创业农户100多户、就业1000多人,助推乡村振兴。
  骄阳当空,焦园乡光伏项目基地内,一排排架起的银蓝色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两米多高的电板下,一畦畦大豆色泽发亮,长势喜人。“刚开始建时,村民心里还犯嘀咕,如今这些‘蓝板板’真变成了‘金罐罐’哩。”后黄集村村民黄德宪笑得合不拢嘴。
  “这一片原本是废弃坑塘和荒地,于是我们利用起这些闲置的土地资源,整合多方资金建设了光伏项目,占地170余亩,项目收益覆盖全乡32个行政村。”闫金生说,今年上半年获得光伏发电效益已有158万元,全年能在300万元以上。算下来,一亩地的年收益近两万元。
  “得益于光伏产业,全乡每个村每年有10余万元的收益。村集体收入壮大,每家每户也从中享受到了实惠。”闫金生说,村集体有了钱,才能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益事业支出等,村“两委”不再“捉襟见肘”,村民生活有了保障,日子更有奔头了。
  黄河从焦园乡入鲁。焦园乡着眼全乡滩区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发挥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通过产业融合、景观打造、环境整治、文化提升等路径,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水产业、旅游业三大特色产业,形成“四园”“四田”产业布局。推动农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有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把黄河滩区打造成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将昔日的“黄河滩”变成美丽的“花果园”“幸福滩”。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赵念东
    本报通讯员 王恩标 代 明

  初秋,黄河奔流,岸边绿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重项目带动,完成沿黄四县区国土空间论证;注重差异化发展,精心谋划东明县“北工南农”空间格局。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推进南部“生态保护”功能区建设,一批独具滩区特色、凸显滩区优势的富民产业茁壮成长。
  8月13日一早,日头未露,焦园乡张营村村民袁春叶简单吃了几口饭,便骑电动车匆匆出了门。迎着缕缕晨风,袁春叶穿过葱郁的黄河大堤,10分钟后来到云瓜园焦园西甜瓜产业示范园,放棚、修剪、除草……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活儿不累,一天下来能有60元的收入,心里美得很。”袁春叶脸上笑开了花。
  示范园里,像袁春叶这样常年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有70余人,日工资从60元到100元不等。“只靠着滩区里的几亩地一年到头剩不下钱。如今家里的地流转了出去,再加上在这里打工,一年有两份收入。”袁春叶说。
  棚内,一个个圆滚滚的网纹哈密瓜挂在藤上。
  “示范园是整合了扶贫资金建起的,占地260余亩,共有72座大棚,惠及全镇32个村。”焦园乡扶贫办主任闫金生介绍,示范园以发展优质设施西甜瓜产业,打造黄河滩区产业振兴样板工程,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就业安置和创业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带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西瓜批发价是每斤16元,甜瓜是每斤10元。一个占地1.5亩的大棚,一年收入7万多元,效益可观。”兰考坤禾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志刚说,村民不仅可以在这里打工,还可以学技术,学会种植技术后可以承包大棚。公司向承包户提供幼苗、日常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回收,最大程度减小农户承保风险。
  云瓜园何以落户黄河滩?
  “这里土质好,种出的瓜好吃好卖;这里的营商环境好,有啥事政府第一时间就帮着解决。前几天防汛,乡政府提前为示范园挖好了排水沟。虽然遇到大雨,示范园也没受影响。”李志刚指着排水沟说。
  武利杰是学农业的大学生,在示范园工作两年了。据他的观察,现在在滩区发展高效农业,面临的制约瓶颈是劳动力年龄偏大,年轻人比较少。“生产管理、操作需要较高素质的人员,我们公司通过传帮带,努力吸引滩区的年轻人回归,已初见效果。”
  焦园乡党委书记张建国介绍,示范园项目结合黄河滩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建设成为集智慧农业、科研院校合作、精品西甜瓜生产、优质种苗繁育、乡村振兴人才培训五大板块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我们通过对示范园进行高标准、高技术投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对传统西甜瓜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规模化经营化管理水平,创新合作机制体制,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黄河滩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张建国说,焦园乡计划用2年的时间,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建立温室大棚设施园区2000亩,带动周边创业农户100多户、就业1000多人,助推乡村振兴。
  骄阳当空,焦园乡光伏项目基地内,一排排架起的银蓝色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两米多高的电板下,一畦畦大豆色泽发亮,长势喜人。“刚开始建时,村民心里还犯嘀咕,如今这些‘蓝板板’真变成了‘金罐罐’哩。”后黄集村村民黄德宪笑得合不拢嘴。
  “这一片原本是废弃坑塘和荒地,于是我们利用起这些闲置的土地资源,整合多方资金建设了光伏项目,占地170余亩,项目收益覆盖全乡32个行政村。”闫金生说,今年上半年获得光伏发电效益已有158万元,全年能在300万元以上。算下来,一亩地的年收益近两万元。
  “得益于光伏产业,全乡每个村每年有10余万元的收益。村集体收入壮大,每家每户也从中享受到了实惠。”闫金生说,村集体有了钱,才能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益事业支出等,村“两委”不再“捉襟见肘”,村民生活有了保障,日子更有奔头了。
  黄河从焦园乡入鲁。焦园乡着眼全乡滩区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发挥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通过产业融合、景观打造、环境整治、文化提升等路径,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水产业、旅游业三大特色产业,形成“四园”“四田”产业布局。推动农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有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把黄河滩区打造成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将昔日的“黄河滩”变成美丽的“花果园”“幸福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