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动员5000余人深入一线“抢救”乡村记忆——

一本村史,几多乡愁

2021-07-27 作者: 孙亚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商 贺 张 珂

  7月20日中午,阳谷县大布乡郝楼村安静祥和。在村庄中央的一条小巷尽头,记者穿过老式拱门,来到一处古老的院落,了解一段与解放战争息息相关的乡村记忆。
  “这里曾经是哈利生医院的一处病房,也是哈利生医院目前仅存的部分。别看院子不大,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时,很多伤病员就住在这里救治。”今年85岁的村民苏清亮回忆说,刘邓大军渡黄河南下时,途经郝楼村。部队经过认真考察,决定选择郝楼村作为后方医院。“医务人员到村后,村民将村里最大的宅子让出来作为医院使用。宅子前后有三个院,由南往北进入,依次是4间南屋,东西屋各有4间,中间是腰房,穿过腰房再往里走是主院,东西屋也是各4间,正房3间。当时,医院在此处设置了门诊室、手术室、医务室,村民让出的民房则都用作病房。伤病员多的时候,就连柴房、磨道里都住满了。”
  作为战地医院,郝楼村时常有敌机掠过,就连当时10来岁的苏清亮也曾遭遇过被敌机扫射的危险。即便如此,村里仍有百余名村民自愿去前线抬担架,将伤病员抬回村里照顾……这段记忆如同刀刻斧凿般深深地印在苏清亮心中。如今,这段关于军民鱼水情的红色记忆,已被详细记录在《文化阳谷·乡村记忆》中。
  “随着时间流逝,对哈利生医院有着深刻记忆的老人越来越少。现在,村里也只有苏清亮一人能够清楚讲述那段往事了。”郝楼村党支部书记郝继文庆幸地说,“要不是县里组织编写《文化阳谷·乡村记忆》,这件大事的诸多细节也许就被逐渐淡忘了。”
  “人的记忆会被时间湮灭,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乡村记忆,带有‘抢救’的性质。我们现在不记录,后人想记录也记不下来了。我们现在不做,再晚些年,想做也做不成了。”为《文化阳谷·乡村记忆》写序的阳谷县二级巡视员朱炳立感慨道。
  2018年2月,阳谷县政协在阳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870多个村庄(社区)同步推进《文化阳谷·乡村记忆》编写工作。来自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党员干部、文学爱好者等5000余人深入一线,尽力把与乡村有关的老照片找出来,把乡村故事挖掘出来,把乡村精神提炼出来。
  一本村史,几多乡愁。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愈演愈烈。“坐不住!等不起!”不少即将搬迁或已搬迁的村庄表现得尤为明显。“姜营村刚开始动员写村史时,有村民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可等姜营村改造到一半时,村民开始主动向镇上提供材料,想把村庄的‘前世今生’写下来。村民王庆江50岁了,连零工也不打了,跑前跑后帮着搜集资料。”张秋镇主任科员王宏说,随着编写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村民放下了锄头,拿起了笔头,参与到编写村史中来。
  “《文化阳谷·乡村记忆》丛书按照每个乡镇(街道)出一卷,每个行政村各出一章的原则,记录本村历史、地理风貌、民俗传说等内容。”阳谷县政协原秘书长张克雷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各乡镇(街道)初步征稿工作相继完成,经编审委员会统一审定后,将陆续出版。
  作为《文化阳谷·乡村记忆》丛书编写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阳谷县政协二级主任科员耿仁国在整理来稿时感触颇深。他表示,丛书内容浩繁,涉及众多方面、众多范畴,他们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多方借鉴外地经验,细致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所做的“乡村记忆”是对乡村生产生活的全程记录和全方位回忆,是为村庄留史、为村民留记。因此,每一篇文章要可读、可看、可信,要让经历过的人有追忆有共鸣、让未经历过的人有了解有感悟,起到凝聚人心、资政育人、淳化民风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阳谷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引领。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本报通讯员 商 贺 张 珂

  7月20日中午,阳谷县大布乡郝楼村安静祥和。在村庄中央的一条小巷尽头,记者穿过老式拱门,来到一处古老的院落,了解一段与解放战争息息相关的乡村记忆。
  “这里曾经是哈利生医院的一处病房,也是哈利生医院目前仅存的部分。别看院子不大,当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时,很多伤病员就住在这里救治。”今年85岁的村民苏清亮回忆说,刘邓大军渡黄河南下时,途经郝楼村。部队经过认真考察,决定选择郝楼村作为后方医院。“医务人员到村后,村民将村里最大的宅子让出来作为医院使用。宅子前后有三个院,由南往北进入,依次是4间南屋,东西屋各有4间,中间是腰房,穿过腰房再往里走是主院,东西屋也是各4间,正房3间。当时,医院在此处设置了门诊室、手术室、医务室,村民让出的民房则都用作病房。伤病员多的时候,就连柴房、磨道里都住满了。”
  作为战地医院,郝楼村时常有敌机掠过,就连当时10来岁的苏清亮也曾遭遇过被敌机扫射的危险。即便如此,村里仍有百余名村民自愿去前线抬担架,将伤病员抬回村里照顾……这段记忆如同刀刻斧凿般深深地印在苏清亮心中。如今,这段关于军民鱼水情的红色记忆,已被详细记录在《文化阳谷·乡村记忆》中。
  “随着时间流逝,对哈利生医院有着深刻记忆的老人越来越少。现在,村里也只有苏清亮一人能够清楚讲述那段往事了。”郝楼村党支部书记郝继文庆幸地说,“要不是县里组织编写《文化阳谷·乡村记忆》,这件大事的诸多细节也许就被逐渐淡忘了。”
  “人的记忆会被时间湮灭,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乡村记忆,带有‘抢救’的性质。我们现在不记录,后人想记录也记不下来了。我们现在不做,再晚些年,想做也做不成了。”为《文化阳谷·乡村记忆》写序的阳谷县二级巡视员朱炳立感慨道。
  2018年2月,阳谷县政协在阳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870多个村庄(社区)同步推进《文化阳谷·乡村记忆》编写工作。来自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党员干部、文学爱好者等5000余人深入一线,尽力把与乡村有关的老照片找出来,把乡村故事挖掘出来,把乡村精神提炼出来。
  一本村史,几多乡愁。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愈演愈烈。“坐不住!等不起!”不少即将搬迁或已搬迁的村庄表现得尤为明显。“姜营村刚开始动员写村史时,有村民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可等姜营村改造到一半时,村民开始主动向镇上提供材料,想把村庄的‘前世今生’写下来。村民王庆江50岁了,连零工也不打了,跑前跑后帮着搜集资料。”张秋镇主任科员王宏说,随着编写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村民放下了锄头,拿起了笔头,参与到编写村史中来。
  “《文化阳谷·乡村记忆》丛书按照每个乡镇(街道)出一卷,每个行政村各出一章的原则,记录本村历史、地理风貌、民俗传说等内容。”阳谷县政协原秘书长张克雷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各乡镇(街道)初步征稿工作相继完成,经编审委员会统一审定后,将陆续出版。
  作为《文化阳谷·乡村记忆》丛书编写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阳谷县政协二级主任科员耿仁国在整理来稿时感触颇深。他表示,丛书内容浩繁,涉及众多方面、众多范畴,他们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多方借鉴外地经验,细致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所做的“乡村记忆”是对乡村生产生活的全程记录和全方位回忆,是为村庄留史、为村民留记。因此,每一篇文章要可读、可看、可信,要让经历过的人有追忆有共鸣、让未经历过的人有了解有感悟,起到凝聚人心、资政育人、淳化民风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阳谷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