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021-01-2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陈明珠 魏宏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发展的最大潜力,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镇化发展依然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一步,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类本质的延伸和物化,要体现城市社会实现新的人的个性的功能,让作为发展主体的人能够自知自觉、自治自制、自我实现。由此来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以现代化为目标,实现包括城乡经济繁荣丰饶、空间功能协调、主动包容差别、生态可持续、生命健康安全、人文底蕴厚重等愿景的质量型城镇化。因此,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
  体现共享。人的城镇化是人的广泛的社会权利获取的过程,只有“城市社会”里各类人的各类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才能真正意味着“化”的实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把城镇住房问题的解决作为突破口,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探索租购并举有效举措,扩大租赁住房供给,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确保入城人口“住得下”。要继续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户籍制度惯性带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难题,从解决城乡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需求入手,把政策往更加注重公平的角度转型,尽快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责任,加快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参与、成本共担机制,鼓励引导农民自愿入城。要继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继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和宅基地流转等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创造价值的途径。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实行有效的土地出让定价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收益权。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社区自治为抓手,拓宽城镇化进程中的全民参与方法、渠道,逐步增强城乡公民参与治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公民自身获得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局面。
  注重协调。新型城镇化需要实现宏观大区域、城市规模类型、城市结构、城乡关系等方面的和谐一致、动态平衡。因此,要注重从大区域的角度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城市群(圈)增长极,发挥极点城市带动作用,建设功能完善、合作共荣的现代化特色都市圈。要有针对城市群、城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分工体制,特别注重县城的重要载体作用。针对不同城市发展的规模密度结构等客观条件,制定因城而异、立足长远的城市中长远规划,突出功能便捷、规模管控、特色风貌保存、结构合理、便于集约高效管理等要求,确保城市综合性功能的有效发挥,实现城乡精明增长。注重以先进的城市文明理念、城市优势资源加快带动乡村区域的振兴,同时要挖掘农村特色,形成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消费需求的对接,构建城乡之间互通有无的动态城乡关系,形成城乡空间内资源利益共享的机制和无差别发展。
  崇尚品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生活的品质型城镇化。因此,必须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统筹城乡生态发展状况,要提升决策者、规划者、市民等的生态意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力度,建立健全城乡环境保护的制度框架,构建标准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编制城乡生态保护专门规划,推进生态修复,实现城乡生态宜居。要重视城市安全,增强城市韧性,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强化“平战结合”,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安全健康。要培育城市精神,重点保护好城乡的历史文化遗存,比如古建筑、古文物,保存好历史和文脉,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镇化的过程中依然能记得住历史,留得下乡愁。
  富有智慧。当前,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而来,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势头迅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需要重视技术创新背景下资源汇集的特征,前瞻性地利用智慧化手段统筹新时代城乡发展进程。从产业发展上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首先就要树立创新驱动理念,重点围绕智能化要求,引导先进技术往一二三产业的生产、设计、流通环节渗透,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优化升级和绿色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城乡空间规划领域,要深入开展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智慧改造现有城乡空间利用格局,系统规划适应智能化发展的智慧新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在城镇治理中,善于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治理水平,在城市风险问题识别、人口排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等领域实现高精尖技术覆盖,提高管理效率,更好服务城乡人民。
  总而言之,“十四五”期间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从全面的视角审视城乡发展的规律,将“以人民为中心”融入城乡建设全过程,实现城镇化以人为本本质的回归。
  (作者单位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科社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