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区镇村三级联动攻坚

岱岳区:党建引领“三资”治理新路径

2020-10-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浇水方便了,可不用愁了!”近日,笔者见到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宁家庄村村民曲玉玺时他正在地里忙着,从去年底开始,村里的机井能用来灌溉庄稼了,让他很高兴。
  去年,宁家庄村投入资金购置了电机,并对机井、机房、管道等灌溉设施进行了维修,解决了群众反映多年的浇地难问题。“维修资金用的是村里‘三资’清理收回的资金。”据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高文忠介绍,以前村里的集体经济年收入才1万多元,经过村“三资”清理后,现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集中行动开展以来,岱岳区437个村共清理集体土地、塘坝2.3万多亩,清理集体资产20.7万多平方米,清理不规范合同3060份、各种欠款5044万元。预计到年底,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将达到332个,占76%;5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
党建引领
区镇村三级联动攻坚

  “要聚焦当前影响乡村振兴的村集体资产流失、管理失序、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集中清理行动,以此锻造村‘两委’班子,提升基层组织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岱岳区委书记刘昌松说。
  岱岳区将“三资”清理作为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和各级党组织的“一号工程”,区镇村三级同向发力。区级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面上统筹推进;镇(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党(工)委书记联系包保情况最复杂、清理难度最大的村;村级承担直接责任,全力推动“三资”清理落到实处。
  针对重点难点村,岱岳区各镇(街道)组建专班“直接操刀”,工作组直接驻村清理,把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经营性资产和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机动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重点,确保清理一个、整顿一个、转化提升一个。
  同时,岱岳区成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力量组成的督导组,从动员部署、专班清理、疑难问题化解、工作验收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踪指导督导。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翻旧账建台账抓整改

  “在‘三资’清理行动中,我们紧紧盯住和抓住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大的问题,敢于向积存多年的沉疴痼疾开刀,敢于碰触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一些陈年旧账被一点点翻出来,一条条捋清楚,从根子上摸清家底。”据岱岳区“三资”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查阅村级各类收支账目、集体资产承包合同、广泛走访群众等措施,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实际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出私自占用村集体资产资源、低价承包、无偿使用、承包合同不规范、承包费长期拖欠等5类疑难问题,逐村建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岱岳区把“三资”清理工作作为检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试金石”、锻炼村级班子的“练兵场”。“按照先干部、再党员、后群众的顺序开展自查自纠,引导党员干部带头从自身清起、从自身改起,示范引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公信力。”据岱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三资”清理行动中,该区先后有2100名党员干部带头清退土地、坑塘、水面等204亩,带头上缴欠款148万元。
  对清理中发现的问题,岱岳区坚持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办理,承包合同该完善的完善,该补记入账的补记入账,该退赔的退赔,该清收的清收,该纠正的纠正。对问题整改情况,成立验收专班,对照标准严把审核关口,不达标的一律返工整改,确保清理到边到底,不留“后遗症”。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

  对清理出的集体“三资”,岱岳区坚持因地制宜,打优势牌,谋特色路,通过租赁发包、自主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财产性收入,实现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
  坚持边清理边完善边总结,健全村级民主决策、管理、运行机制,及时堵塞漏洞。岱岳区梳理完善了农村集体资源招投标监督管理、重大事项决策、“三务”公开等方面制度规定13项,严格落实“三资”发包、租赁、处置等制度,建立审计督查常态化机制,从源头上防范杜绝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
  “很多村级矛盾纠纷、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是由于‘三资’不理顺、不公开引起的。”刘昌松表示,通过“三资”集中清理,把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堵住利益输送、优亲厚友、不作为乱作为“暗道”,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切实化解农村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