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丰收景浓浓小康情

“唤醒” 老滋味,迸发新业态

2020-09-28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张海峰 贺莹莹 报道 草根网红现场直播,为丰收节参展农民营销助力。
    □ 本报记者 张海峰 贺莹莹
    本报通讯员 赵 帅 庞占英


  9月22日清晨,天还没亮,禹城市莒镇丁寺村村民曲金祥一家就开始忙活了。准备食材,收拾柴火,装箱装车,7点不到,收拾妥当的一家人赶往县城。这天,他们要代表莒镇农民参加今年的农民丰收节活动,这可是一件大事儿。
  来到一间茅草亭摊位摆好家什,老曲一家便开始生火和面拌馅做饼,一家人各司其职,不一会,香喷喷的肉饼就出炉了,早早赶到的记者先尝为快。很快,就有顾客上门了。“现做现吃,这才是正宗的丁寺肉饼的老滋味啊!”很多人边吃边感叹。老曲一家加快节奏,但随着买饼的人数增多,还是排起了长龙。不到两个小时,40斤肉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丁寺肉饼是莒镇民间美食,始创于清朝嘉庆年间,一般只有在农历逢四逢九丁寺集上才会售卖。温水和面,木柴泥炉,馅料一般采用新鲜羊肉或猪肉和大葱,皮薄、肉厚、饼香,尽管看上去制作方式比较简陋,但好吃不贵,成为当地特色。曲金祥告诉记者,这几次丰收节他都参加了,也不为赚钱,就是为了让大家尝尝手艺。谈起做肉饼的秘诀,他说,没什么稀奇,一是真材实料,二是采用传统做法,火候要掌握好。
  尝过了丁寺肉饼,紧邻的一个摊位成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从外观看,这个摊位像是个造型现代的小卖部,没错,就是近两年来在互联网+新零售业态中声名鹊起的“小麦铺”。这是一种智能化的餐饮便利店,可采用车载集装箱,实现可移动,通过搭载人脸识别等智能化的设备实现无人值守,再加上冷链集中配送等,为居民提供生鲜产品及便利服务。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宁传民告诉记者,“小麦铺”是他们新引进的项目,主要针对当地人流比较密集的城乡社区以及工贸区,这种新兴业态,未来有望大面积推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次禹城市丰收节的产品展销活动中,各种当地特色地道的农副产品和食品受到群众欢迎,一方面这些商家业户努力保留原有的“老滋味”唤醒顾客味蕾,另一方面,则积极开发各种新兴业态,迎合年轻人的市场需求。
  活动中,主办方联合了多个平台,还邀请了20名主播,与各乡镇、街道展区结合,向全国网络消费者推荐禹城农副产品,扩大禹城市农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此外,这也可以引导带动当地的企业、新农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一起参与网络销售。活动期间,禹城市还举行了第四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暨首届“书香禹城”草根带货直播大赛。在报名选手中,不乏当地农民,他们把手机当作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为自家产品“代言”。比如市中街道通过线上线下对外推介市中美食,当地草根网红对接本地食品企业现场直播售卖,仅9月22日第一天就销售上千单,禹城传统美食傻小二和屠家扒鸡等销往大江南北。
  “老铁们,咱们的蜜薯,倍儿脆,倍儿香,倍儿甜!你下单,我包邮!”48岁的曲志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他从小腿部患有残疾,家中还有一位82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生活十分困难,他家2016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户。镇政府给他们一家申请了低保,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是曲志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2017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曲志学会了绘制油画,并通过线上进行油画销售,今年曲志又参加了镇上组织的直播带货培训班,他引进了优质的蜜薯品种,在自己地里种植。今年丰收节,他将油画与蜜薯作为主打产品,首次通过直播进行销售。
  “我们的馒头有嚼劲,麦香浓郁,口感好!”在麦香园展位前,主播刘兰慧拿着一盒四色馒头向网友们介绍。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疫情中为湖北捐献了17万个大馒头,此次丰收节也加入到直播行列中。“直播真正开始步入正轨是从疫情开始。那时人们出门不方便,我们开设的社区直播成交量可以达到80%。”该公司副总经理邵傲男介绍,他们还将直播带到生产车间,让屏幕对面的消费者看到放心馒头制作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