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催生产业蝶变,托起“中国山楂果品加工第一镇”“中国山楂旅游小镇”

小山楂 大产业

2020-09-23 作者: 石如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张 蓓 石如宽
    本报通讯员 郑宝龙

  在青州市王坟镇,一颗颗小小的山楂,在这里变成了精包装的山楂片、山楂条、山楂果脯、山楂汁等。王坟镇被誉为“中国山楂果品加工第一镇”,其中山楂饼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
  随着山楂产业的兴起,王坟镇经济社会得以长足发展,原有的变电站和输配电线路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出现因电压不稳而导致空气能压缩机烧毁的现象。
  “王坟电网改造累计投入1.3亿多元,新建线路16.35公里,新建杆塔68基。”国网青州市供电公司施工负责人张春刚说。经300多天的连续奋战,王坟电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143家果品深加工企业受益。
  王坟镇地处青州市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为此,专啃“硬骨头”的党员突击队成了排头兵。在平安庄村附近,层峦叠嶂,坡陡崖峭,山势较高,让村民们感动的是,为了在山顶竖起铁塔,因大型施工机械派不上用场,党员突击队员们硬是肩扛人抬,把大大小小的钢铁部件,运到了大山的高处,采用抱杆作业的传统方式,让铁塔矗立在高山之巅。
  王坟镇境内果品加工企业数量多,位置分散,给供电服务带来一定难度。
  为此,五个网格组应运而生,对企业“量体裁衣”制定用电套餐,设计节电改造方案,派人定期上门走访指导。“自从网格化管理之后,每周都要上门三四次,帮助检修故障,还教会了我用国网App,现在用电比以前方便多了。”说起电力服务,苏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永杰竖起大拇指。
  小小山楂果,带来乡村大变化。如今,投资15亿元的“中国山楂旅游小镇”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供电人员为了获取项目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几乎踏遍了整个项目区的角角落落和山山水水,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山楂果品制作需要用80至90度高温空气,将山楂进行烘干,使得山楂浆片的含水量从60%降至15%左右。过去,果品加工厂使用煤作为热量来源,蒸汽锅炉作为热空气来源。“煤改电”政策出台后,国网青州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燃煤锅炉使用情况调研,对“以电代煤”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客户算了一笔明白账。同时,开通“绿色通道”,随时受理办理,进行跟踪服务。
  如今,果品加工厂改造后,通过煤改电政策与峰谷电价政策,每月可节约40%左右电费,成本几乎与用煤持平。以苏大食品有限公司为例,每月可以节约电费4万余元。加工过程中,山楂浆遇潮易发黑,“煤改电”后,用空气能热泵比锅炉更加便于排潮,大大提升了山楂片质量。
  自2017年“煤改电”至今,纳入1至7批燃煤锅炉电能替代项目企业共计132家,变压器新装增容约15000千伏安。“煤改电”后,王坟变电站用电负荷比“煤改电”前增长6000千瓦,年增加用电量5000万千瓦时,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3000余万元,切实让客户享受到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