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启用

威海再辟对韩开放“试验田”

2020-09-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扫描二维码,通过大众日报客户端威海频道了解更多威海新闻
  □记者 郑莉
  通讯员 邹威 刘红志 报道
  本报威海讯 在9月15日举行的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揭牌暨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总投资3亿元的中韩合资光学薄膜研发生产项目正式签约。项目由韩国佳雅株式会社和威海海泽水产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主要从事光学薄膜、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的研发、试验、制造及销售,项目投产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人民币。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个、产业项目14个,总投资89.2亿元。其中,内资项目8个,总投资62亿元;外资项目(合资)6个,总投资27.2亿元(外资约1.764亿美元),涵盖医疗器械、高端制造、科技研发、跨境电商等多个业态。这些优质项目的落地,开启了产业园区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的新篇章。
  建设产业园区是威海抓住政策创新机遇,打造深化对韩开放合作、承接韩国产业转移合作的重要载体。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威海与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被中韩两国政府选定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威海市成为首个、目前唯一一个被写入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协定》签署后,威海市委、市政府充分把握国家给予威海的这一块政策创新试验田机遇优势,迅速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与韩对接合作,创建中韩自贸经济合作新机制,与韩国仁川签署地方经济合作议定书,建立地方经济合作联委会,轮流举办地方经济合作论坛,互设代表处和城市馆,在城市合作、商品集散地建设、贸易便捷通道打造、跨境电商发展、投资促进、服务业发展和人文交流等方面成为中韩两国间城市交流合作的典范。
  2019年3月,威海与仁川正式签署“四港联动打造东北亚物流中心”合作协议,推动威海港、威海空港和仁川港、仁川空港的联动发展,共同构建海陆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2019年底,威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做实对韩经贸合作,为招商引资、科技合作、经贸交流提供更加具体的承载区域,决定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
  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拟采取与韩国排名前三十位的大企业合作共建的方式,为承接项目落地打造国际一流的园区载体。产业园区规划打造“3+2+1”产业体系,即: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临港物流三大主导产业,供应链专业服务、文旅休闲两大配套产业,数字科技及应用这一赋能产业。通过引进若干中韩产业合作标志性项目,形成主导产业鲜明、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拉动的产业生态圈,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特色彰显的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园区整体规划遵循“一核、四区、滨水布局”理念。一核:即摩天岭山体绿核,充分展现“山-林-城”和谐统一风貌,因地制宜规划生态廊道、郊野(森林)公园、山体公园等,打造园区“绿肺”。四区包括:港口物流区,发挥威海港龙头带动作用,打造“四港联动”引领区,构建海陆空联运的重要枢纽,大力发展港口物流、航运服务等产业,打造高质量临港产业链条;先进制造区,以崮山产业园为核心,面向日韩等跨国企业展开招商,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科技领域合作,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高端服务区,以九龙湾为核心,建设特色商贸、商务服务、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项目,打造中韩商业中心,促进高端服务业创新集聚发展;文旅休闲区,以五渚河沿岸和崮山镇驻地为核心,结合城市化改造,建设东浦渔灯、无花果小镇等项目,打造大型商贸居住和旅游度假区。
  为更好地推进园区建设,今年初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指挥部,编制了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园区规划建设招商等工作,园区建设已按计划于7月份整体启动。目前,经过省、市、区协商,初步确定设立威海市第一只园区基金,规模最高为10亿元,期限8年,基金将围绕园区展开投资,全力支持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