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万米地堰,建五百亩桑葚园

返乡“后浪”打造“黑金”产业链

2020-06-30 作者: 刘磊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磊
    本报通讯员 宋军浩 王俊

  6月16日早上7:20,在沂源县西里镇的团员崮农场,横成排、竖成列的桑树沐浴着热辣的阳光,一颗颗“黑珍珠”躲在绿油油的桑叶下,十分诱人。一个肤色黝黑的小伙子,手里拿着赶鸟的锣,热情地引着游客采摘熟透的桑葚。
  游客王桂英说:“吃到嘴里的桑葚远比想象中还要甜,仿佛找到了儿时记忆的那种感觉。”
  小伙子名叫孙金虎,1993年出生,是人们口中的“后浪”。2018年退伍后,没有选择留在北京,而是背起行囊,一头扎进了沂蒙山区里的老家。
  眼前的这片桑葚园,过去是一块“废弃”的撂荒地,一直无人问津。孙金虎告诉记者,2014年他父亲刚开始经营这块地时,仅有7亩,试种了几种作物,长势都不是很好。孙金虎从父亲手里接过来后,通过多方考察,发现这类山地极宜种植桑葚。他便从甘肃、浙江等地引进了10余个品种,试种效果不错。于是孙金虎有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的打算,他的想法也得到了西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不仅帮忙流转了500余亩撂荒地,让我有了更大的‘舞台’,还投资对采摘园入园道路进行了硬化。”孙金虎笑着说。
  一年多下来,桑葚园已颇具规模,500亩的土地,足足垒砌起10000米的地堰。采摘季,每逢周末都会吸引上千人入园采摘,葚果采摘收入达到了70余万元。随着“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越来越清晰,附近越来越多的村民因此受益,薛家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立俭便是其中一人。
  “我这上了年纪,活干不动,地也种不了,之前光靠着政府的救济。没想到这个桑葚园又让我找到了新价值,最近忙活了20多天,就挣了1400多元。”刘立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孙金虎的采摘园带动村内15户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人、低保户1人,平均每人增收2000余元。
  村里人笑称:小孙种出来的是纯纯的“黑金”。
  桑葚规模种植,仅仅是孙金虎返乡打造“黑金”产业链的开端。作为年轻的“新农人”,孙金虎在尝到“种地”的甜头后,将发展焦点迅速转移到了附加值更高的葚果“周边”加工上。
  在孙金虎看来,“新农人”的使命任务并不是一味遵循“老农人”的脚步,而是要尝试走一条旁人没走过的道路。
  2019年,孙金虎购置了一整套茶叶烘干、炒香、包装设备,开始摸索桑叶茶加工。
  “农场将霜降后的优质桑叶炒制成茶,兼具特殊口感和降糖保健功能。”孙金虎告诉记者,“因为对桑叶质量要求高,每年产量仅在3000斤左右,一批茶叶还没炒出来,往往就被人预订一空。”
  桑葚果、桑叶茶、桑葚果汁、桑葚干、桑葚煎饼……在这个“后浪”埋头经营下,集农业种植、观光采摘、食宿体验于一体的桑葚产业体系正日益完善。
  下午,阳光照射在黑色的葚果上,折射出金色的光。孙金虎现在梦想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小山村全都带动起来,共同参与到脱贫致富的“黑金”产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