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2020-01-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弭菊田先生去世20周年了,但他被记在齐鲁美术史中,活在大家的记忆里,气正风清,如在眼前……
  气正风清音容在
  单应桂(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
  弭老那一代画家给我们的共同印象是文化深厚、修养全面,有对美术的献力精神和创新精神。那一代的名家都中西贯通,到了晚年,又都回到中国画。要往深层里思考这个现象,要认真地问个“为什么”,要好好看看他们回归中国画传统之后,在作品中呈现出哪些不同的变化。这种吸收、融会、创新,是他们通过实践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画家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弭老的艺术也不例外。要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去思考。因为一个艺术家的成就深深地受着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如师生、朋友、家族和社会。这样思考,就不难理解弭老的艺术之美,也不难解释其作品中的诗情画意,更能感受到他作为教师的品格之高尚。我们从弭老学生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他的仁爱之心。弭老的为人,他的气场就是“气正风清”。
多种修养集一身
  吴泽浩(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济南市文联原主席):
  毛主席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至今已78年。数十年里,许多书画艺术家深入学习讲话精神,以艺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已故著名书画家弭菊田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一生默默耕耘在画坛,还培养了许多书画界的人才,静水流深,桃李芬芳。弭菊田先生是集琴棋书画多种修养于一身的文人艺术家,他性静情逸,虚怀若谷,不慕荣利,待人诚挚,富于正义感。他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笔墨酣畅弭派风
  杨枫(山东省文联副主席):
  弭菊田先生是活跃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齐鲁画坛的著名山水画家。他为人宽厚诚挚,为师诲人不倦,为艺重德求新。他的画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源于生活,师法自然,又把西画的写生、素描的造型融入其中,逐步铸就“气韵空灵,笔墨酣畅,法度严谨,色泽苍润”的弭派画风。
  弭老先生重视艺术的兼容并蓄,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之能于一身,为我们后学树立了典范。
深入生活颂时代
  王本诚(著名山水画家):
  早年弭老从西画改学中国画,专攻山水,拜胡佩衡先生为师,大学毕业后回到济南,专心揣度临摹古人技法,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指导下,深入生活,先是以木刻形式,后用山水画形式,写生创作了《泰山红日》《成山巨浪》《鹊华春晓》《海島女民兵》《春苗》《丹柿丰收》等一批歌颂时代的好作品。他对党、对社会充满爱,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济南画院的画家深入生活写生创作,廉正清明。
涓涓清流润心田
  包振惠(原济南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文联原副主席):
  这次画展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文化深意,既可以寄托晚辈对父辈的追思与缅怀,又能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与传承。弭老的原作很有感染力,观之有“涓涓清流浸润心田,淡淡菊香扑鼻而来”的感觉。这些作品始终贯穿了描绘大好河山、赞美幸福生活这一主题,彰显了人民书画家的本质属性与初心使命。
静水流深心地纯
  滕西奇(济南大学教授):
  弭老的山水画气韵空灵,看似平淡,实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非具有高深修养者而不能为。本次展览用“静水流深”作为标题,恰如其分。弭老多才多艺,修养全面,筑基深厚,这是他丰厚艺术创作的沃土。他心地纯良,专心创作,热心公益,嘉惠后学。因此,他一生载誉,是天经地义,众心所向。
济南画院奠基人
  庄岩(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弭菊田先生曾任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济南画院第一任院长,1980年济南画院与济南市国画研究会同时成立,开济南美术史之新篇。在弭菊田先生的带领下,济南画院以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为己任,在山水、花鸟、人物画和美术理论研究上均有建树。老中青三代人共事丹青,硕果累累,名扬海内外艺坛。画院的创立和发展,是弭菊田先生以及老前辈们同舟共济、辛勤耕耘之功!
“厚德载物”留清音
  杜仲增(弭菊田先生学生):
  弭菊田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几十年耳提面命,我对老师深深感谢。我认为弭先生的书法继晋唐之风,绘画含宋元之韵,诗风学唐李白、杜甫,古琴为诸城派之雅音。先生喜刻竹扇骨。他生前曾对我讲,一生刻竹扇骨100把,惜文革前付之一炬,尽毁,存世者寥寥无几。他谆谆教导我做人要厚德,厚德才能载物。    (文字整理 霍晓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