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健康扶贫不能“一兜了之”

2019-09-0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陈书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重要一环,但如果为图省事而“一兜了之”,就很可能造成一些贫困户“把医院当养老院”、医保基金被蓄意套取等一系列问题。扶贫难在精准,也贵在精准,这一理念必须牢牢树立。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是防止贫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民心工程。然而,一些地方在开展健康扶贫的过程中,对当地经济状况、民生情况等相关要素考虑不充分,使健康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当地实际脱轨,同时一些配套措施也不健全,由此造成“医疗过度”等现象,给当地医保基金带来沉重压力。
  如,有的贫困县对贫困户医保报销比例过高,有的超过90%,部分县甚至实现百分之百;有的贫困县对贫困户个人自付费用及政策外费用,全部由政府兜底,不分大小病全部实行免费治疗;有的地方,对贫困人口自付合规医疗费用年度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全部由政府兜底解决等。这种“一兜了事”的做法,对健康扶贫的持续开展、长期开展,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也有违精准扶贫的初衷。
  制定实施健康扶贫政策,本意是最大程度满足贫困户的健康需求,让贫困户充分享受党和国家的扶贫红利,让生大病后的贫困户不再担心因看不起病而贻误病情。但如果相关政策不完备、不合理,就很容易造成一些贫困户“想方设法来住院”“把医院当养老院”,及医保基金被蓄意套取、面临“穿底”等一系列问题。这反而会让贫困地区有限的医保基金,得不到充分利用、合理利用,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则一方面导致一些贫困户无病小养、小病大治,另一方面地方医保基金因资金压力而使正常医疗保障受到影响。
  健康扶贫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还是“精准”理念树得不牢,制定政策前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评估。有的地方,对健康扶贫缺乏精准统筹,未能做到精准深入的谋划和长远周到的规划,一味满足于近期的大水漫灌,而忽视了远期的细水长流,造成扶贫资源分配前松后紧,好政策走偏走形;有的地方,对工作形势缺乏精准分析,不能对健康扶贫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预测,从而导致政策执行效率大打折扣;有的地方,对政策实施缺乏精准管理,对医疗保障需求、贫困户诊疗相关数据等情况,缺乏精确细致的把控,使政策实施偏离了预定轨道。
  因此,健康扶贫还需多下“精准”功夫,千万不能“一兜了事”。
  要抓好精准统筹。一方面,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搞好顶层设计,立足于自身实力状况,合理设置兜底条件,明确兜底范围,划定兜底比例,切实做实扶贫政策的精准设计,真正为需要帮助的贫困户雪中送炭,不要让一个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另一方面,在政策的指向性上要多下实功,精准制定基层大病病种的统一认定标准,让贫困地区能够对照标准,给患大病的贫困户实施兜底保障,对那些赖床不走的“伪患者”“钉子户”,要杜绝任何可乘之机,决不做锦上添花的虚应故事,而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精准统筹起来,让健康扶贫真正扶在刀刃上、难事上,把扶贫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要强化精准研判,充分掌握健康扶贫的主动权。要做好供给侧的形势研判,在精准掌握当地经济状况、医保基金情况、医疗水平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给出所能提供服务能力的参考范围,为从政策层面划定兜底标准提供决策依据;要做好需求侧的形势研判,立足于调查研究的相关数据,结合群众健康状况及生活水平、贫困户医疗需求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贫困户可能需要满足的医疗兜底红线,以此来预测研判健康扶贫政策相关数据。同时,应健全过度诊疗界定标准、贫困户医疗服务应急管理等相关配套办法,从制度机制层面防止兜底政策“关怀过度”,为精准细致推动健康扶贫落实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要突出精准管理,杜绝大而化之。要做好医保基金的精准管理,既要在总量上实施合理调控,确保不透支但又能满足贫困户的医疗服务,也要在具体的资金流向上把好关,确保每一笔钱都能实实在在地为贫困户解决最现实的难题,从贫困户最急切的需求出发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切实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要做好就诊数据的精准管理,探索推行诊疗监管大数据平台,精准掌握每一位贫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医疗服务情况,以此来提升医疗相关数据的审核效率,有效区分正常兜底、过度诊疗等不同情况,借助大数据管好管住宝贵的医疗资源,切实给健康扶贫提供更多精准到位的服务管理,着力提升扶贫效能,推动扶贫走深走实更走心。
  此外,抓好健康扶贫还需因时而动、精准调控,结合扶贫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贫困户的现实需求,因地制宜地对政策进行细化或微调,让政策与实际情况合拍、与扶贫整体形势同频,确保政策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努力以精准到位的政策举措、有力有效的方式方法,推动健康扶贫落地见效,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