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都市扫描

胶东首家花饽饽文化博物馆开馆纳客

“留住过去的老味道”

2019-01-09 作者: 张晓帆 宋弢 来源: 大众日报
         □张晓帆 报道   花饽饽文化博物馆花样繁多的花饽饽吸引了市民的目光。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宋 弢  
   本报通讯员 刘亚男

留住乡村记忆
  1月6日,在花饽饽历史悠久的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诞生了胶东第一家花饽饽文化博物馆。胶东花饽饽文化博物馆占地1000余平方米,珍藏实物368件,有不同时期小麦种植的生产工具、馒头制作工具,还有花饽饽文化的历史资料。
  记者看到,馆内还有不同风格的面塑作品50余件,花样繁多,蕴涵丰富,美轮美奂,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资科。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再现、图片文字说明等,让当代人重拾尘封的记忆和感情,更好地了解乡村记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饽饽与百姓的衣食住行相关联,与民众的生活习俗、民间信仰、审美情趣相依附,并且它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出社会的民生、民情。这些凝固的艺术,依托融入精神性的灵魂来支撑,为现代人建了一个留守地,留住了过去的老味道。”莱西市水集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雷说,“揉出好日子,捏出新生活,蒸出幸福味”的花饽饽,成为世世代代胶东人的记忆,花饽饽文化博物馆将对面塑艺术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梳理历史文化脉络。
  花饽饽亦称“花馍”“面塑”“民间面花”。在山东胶东一带,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人生中经历的满月、百岁、婚礼、寿礼、葬礼等礼仪上,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大花饽饽”,便会在各家各户飘然而至,在悠久的中国美食历史文化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着的博物馆
  非遗保护需要政府主导,非遗发展更需要群众土壤。在非遗保护的同时,思考如何让非遗活起来的问题,才能让其真正具有生命力。
  在胶东花饽饽文化博物馆这家“活”着的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不仅石碾、石磨、石臼等农具可以现场操作使用,而且馒头的各种制作模具也是应有尽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馆内的教学体验区学习,从和面、揉面到塑型,孩子们乐此不疲,尤其是对各种花鸟草虫、飞禽走兽十分着迷。
  博物馆极强的体验性为“亲子游”打下基础。“这几天我们接待了很多家庭,上午大人带孩子学做花饽饽,蒸熟的馒头可以现吃,也可以带走,小朋友可开心了!”投资兴建博物馆的青岛喜我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迟金燕介绍,让非遗生活化,首先要让更多的人对非遗有概念、有认识,“非遗如何能有内生的延续力?最根本的就是与当下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只有当年轻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非遗才能不断蓄势,爆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迟金燕介绍,下一步公司将与青岛大学、鲁东大学、山东省烹饪协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建立合作,成立花饽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健康养生研究中心,深入挖掘花饽饽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千家万户提供舌尖上美味的“艺术品”。同时,成立花饽饽花样创意研究中心,培训更多的妇女,教会更多的孩子,让花饽饽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民间艺人的大舞台
  开馆当天,花饽饽文化博物馆邀请了平度、莱州、文登等地的艺人齐聚一堂,亲手做出荷花、蝴蝶、龙、凤等各种花饽饽的造型。“虎虎生威”“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吉祥如意”……每一个花饽饽的背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了解,在胶东民间,花饽饽艺术“大师”人才辈出,迟金燕就是其中一位痴迷者。迟金燕的梦想,源自于儿时对姥姥的“崇拜”。她记忆中的姥姥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慈祥老人,做出来的花饽饽那真是四里八乡出了名的,曾经是祭海节、山会、庙会等盛会中祭品的“特供”。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姥姥做出来解馋的“花饽饽”,她都舍不得吃,她被那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色所吸引,每次都珍藏到发霉,并萌生出做“花饽饽”的梦想。
  2016年,迟金燕毅然离开了待遇丰厚得心应手的建筑行业,通过考察青岛、威海、烟台等地的民间作坊和加工企业,取众家之长,注册了“喜我我”品牌,正式开起了自己的生产车间,迈出了经营的第一步。2018年她又投资打造了胶东首家以花饽饽为主题的文化博物馆。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文化的更高要求,迟金燕与高校的专家教授一道研究改进了花饽饽的用料和配方,在原料、工艺和创意上都做了创新。在这儿,喜我我创意团队可以为客人完成“私人定制”,“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的花样”。